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Twitter Sina Google Plus

張炳良:從根本解決房屋問題

2014年02月13日

none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

主席:

非常感謝很多位議員就房屋和運輸政策所發表的意見。

房屋政策目標

在房屋方面,從多位議員的發言可見,大家都非常關心未來房屋供應是否足夠、覓地的困難,以及基層市民以至中產的夾心階層所面對近年租金上升的壓力。

香港當前的房屋問題是複雜而嚴重的,剛才馮檢基議員說,一提及房屋問題就不能冷靜。我自己都是長期關注房屋問題,我心裏面也是感觸良多,亦都可以是很不冷靜,憑感性去做事。但是我知道,我們手上沒有甚麼魔術棒,我們最終要解決這個深層的問題,必須要冷靜去處理,多管齊下、按部就班,不能夠一蹴即就。政府已經定下清晰及明確的房屋政策目標,簡而言之,即是協助基層「上樓」,加快加建公屋,復建居屋,重搭房屋階梯,促進公屋流轉,並且維持私人樓市健康平穩發展。

本屆政府上任以來,一方面透過需求管理措施以穩定樓市,遏抑亢奮,已經漸見成效,但是當然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很多謝剛才有很多位議員和黨派支持政府的需求管理措施。石禮謙議員現時不在此,但他剛才發言時說,根據Demographia的數字指香港是全球最昂貴的一個居住方面的城市,我完全同意此數字的來源,但是這昂貴並不是因為政府在過去這年幾引進了兩輪的管理需求措施。如果看數字,在第二輪管理需求措施引進之後,即去年2月之後,由3月至今年1月,房價的變動大抵上而言是每月平均0.2%,這較過去下跌了很多,在變動幅度方面,所以我希望他能夠明白如果政府沒有推出那兩輪需求管理措施,可能根據Demographia的統計將來我們是更加昂貴的城市。但是政府現時再強調這些措施是屬於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當市場狀況和外圍經濟因素有大變的時候,我們是會及時作出調整,包括減辣,甚至是撤招,因此我們才提出用先訂立、後審議的附屬立法方法去調整。

新房屋供應目標

同時我們亦知道只有增加房屋供應才能治本,以扭轉供求的嚴重失衡。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已經宣布採納47萬個單位作為未來十年公私營房屋的新供應目標,而公營房屋(包括出租公屋和出售的居屋)的比例會提升至六成,即是約28萬個單位,而當中我們會提供20萬個公屋單位和八萬個居屋單位,總數較政府去年的承諾增加了36%。

復建居屋是本屆政府在房屋政策方面一個重要的目標,現時房委會所定的居屋申請家庭的入息上限是四萬元,大抵上是覆蓋全香港非業主家庭的七成。在目前土地供應仍然緊張的情況下,如果在居屋之上再加上對更加高收入的家庭提供另一類的資助房屋,恐怕是會有困難的。社會上普遍支持供應主導的策略,但是,亦都有部分議員擔心政府能否達到這新供應目標,亦都有議員認為47萬個單位這個目標可能是較為保守,政府的立場是既不低估,亦不作高估,不過我們是會定期檢討總體的需求量。未來十年要建屋47萬,對政府、對社會而言,的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能否達標是要視乎幾個因素:第一,能否及時物色到所需要的土地;第二,能否及時完成規劃及其他所需的程序;第三,香港的建造業界有沒有足夠的人手配合;第四,社區人士、區議會和整體社會上對我們房屋項目的支持;當然,房委會亦需要有足夠的財政和人手去興建大量的公屋和居屋。

我想重申,政府不是想「盲搶地」,而是急市民所需,透過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從根本解決香港長期積存的房屋問題,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給我們年輕一代看到未來。所有建屋項目,亦都要符合規劃上的各項要求,包括環境、交通、社區設施等配套等。房屋發展和環境保育是可以並存的,我們會盡力減低大幅度增建房屋對社區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充分考慮地區上的意見。我同意,社會不能夠「唯屋是圖」,但是目前我們所面對的困局,就是「缺屋不行」,最關鍵是如何做好平衡,平衡幾方面的需要,平衡短、中、長期的需要。

重建舊公共屋邨

重建舊公共屋邨雖然是增加公營房屋的其中一個可行方法,但是我們要明白,重建過程需要較長時間,亦都關鍵有沒有合適的遷置公屋資源。目前,除了華富邨重建的考慮之外,房屋署亦根據「重建高樓齡公共租住屋邨優化政策」為重建其他舊公共屋邨作詳細評估,初步檢視了22條屋邨的重建潛力。稍後,房委會需要進行有關的技術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任何重建舊屋邨的計劃,亦都是需要充分考慮受影響居民的情況,我們會適時公布詳情,亦都會諮詢地區上的意見。

重推租務管制

謝偉銓議員提出重量亦都要重質的願景,政府是充分分享的,不過我們不主張定下住屋開支比例和人均居住面積的「硬指標」。當然,作一些與其他同等發展階段的城市或地區的比較,是會有助我們不時去檢視在房屋政策方面的工作和成效。近年隨着樓市熾熱,樓價貴,租金升,的確令不少基層以至夾心階層的家庭,他們的住屋開支負擔日增,政府亦都十分關注。去年租金的升勢似乎是比2012年有所緩和,有多位議員要求政府重推或實施某個形式的租務管制以保障基層市民,尤其是居於惡劣環境的劏房住戶的情況。對於租管問題,社會上有正反意見:贊成的認為租金水平持續上升,對基層和沒有能力自置居所的中下階層人士造成生活壓力;反對者則擔心租管很可能會減低業主出租單位的意欲,令租盤減少、推高租金,令推行此措施的效果適得其反。我們明白租金上升對市民大眾所帶來的負擔,但也不想見到貿然推行租管所可能造成「好心做壞事」的影響。政府必須小心考慮租管的利弊,不能草率行事。我們會進行研究,分析香港過去實行租管的效果,以及海外的相關經驗。

長遠房屋策略檢討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已就其在諮詢期內所收集的公眾意見完成報告,將在短期內提交政府。政府會詳細考慮當中的各項建議,以制訂長遠房屋策略,希望在今年內能夠公布。

交通運輸政策

主席,政府的交通運輸政策,是以公共交通為本,而鐵路作為安全可靠、快捷環保的集體運輸工具,已成為香港公共運輸系統的骨幹。目前全速興建的新鐵路線中,西港島線、南港島線(東段)、觀塘線延線、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將在未來幾年相繼落成通車。而沙田至中環線,即沙中線,將會分階段在2018年和2020年完工通車。屆時,鐵路網絡將覆蓋香港逾七成人口居住的地區。隨着新鐵路線落成,我們希望可紓緩目前鐵路車廂日漸擠迫的情況。與此同時,港鐵公司仍然需要做好車廂和月台人流疏導和管理措施。

雖然我們的公共運輸系統是以鐵路為骨幹,但不等於我們容許「一鐵獨大」的情況出現。專營巴士繼續是重要的集體運輸網絡。其他如小巴、的士等也為乘客提供多元的公共交通選擇。

對於近期港鐵接連發生故障,以致服務中斷,政府深表關注。我已經要求港鐵公司對現行鐵路系統的操作及維修作一個全面的檢討。

鐵路發展策略和公共交通長遠發展研究

我們就未來鐵路發展之檢討及顧問研究,已告完成。在參考顧問的總體建議後,政府會在回應運輸需求、合乎經濟效益,並配合新發展區的發展需要等三方面的前提下,制定2020年以後的鐵路發展藍圖,盡快公布,以回應各方的關注。今年稍後,當我們完成2020年以後的鐵路發展策略後,會因應各項大型交通基建的規劃和落實情況,籌備有關整體公共交通長遠發展和布局的研究,當中會涵蓋不同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輕鐵系統的檢討,以擬定未來的公共運輸策略。政府也會就道路擠塞和泊車位需求方面進行檢討。

專營巴士服務

專營巴士方面,重組及優化巴士路線,以提升網絡效率、減少道路擠塞,以及改善路邊空氣質素,依然是我們今年重要的工作。在過去一年,政府及巴士公司已在北區及屯門完成「區域性模式」服務重組,整體經驗是正面的。去年全年,我們是「有減有加」,我們取消或合併了15條低用量、我要強調是低用量的巴士路線,亦同時開辦了七條新的路線。我們並因應實際情況調整了約190條路線的班次及走線,有多些,有少些,因應地區的實際情況。我們今年會繼續以「區域性模式」推動元朗/天水圍、大埔、青衣、沙田/馬鞍山地區的重組。為配合重組計劃,我們會研究在更多地點設立巴士轉乘站或加強現有設施,鼓勵巴士公司提供更多及更具吸引力的轉乘路線組合及轉乘票價優惠。

與此同時,政府會加強監察專營巴士服務,包括研究就脫班和延誤的問題,制訂可行的措施以完善現行的監察機制,以確保巴士服務適當而有效率。我們亦會就公共交通票價,繼續做好把關工作。

有關的士燃氣附加費的建議,運輸署正參考海外經驗,就建議的利弊和可行性進行研究,預料今年內完成。

單車政策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喜歡以踏單車作為代步的交通工具,香港亦不例外。我們正全面檢視單車政策,並會考慮海外經驗,希望在今年內訂出更清晰的方向。我們會繼續致力在新市鎮及新發展區推動「單車友善環境」,在適當地點設置單車徑及相關設施,亦會繼續推行改善的措施,提升單車安全。

至於推動電動車的問題,稍後會由環境局局長作出回應。

主席,房屋及運輸政策都與民生息息相關。今年的施政報告充分反映政府非常重視這兩方面的工作,希望得到各位議員和社會上的支持。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請議員支持致謝動議。

 

(以上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2月13日在立法會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二節:土地、房屋、交通、環境及保育)辯論的致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