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圖片

融合文化: 絲綢之路合奏團的取名靈感來自曾經貫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Jennifer Taylor攝)

圖片

四海一家: 大提琴家馬友友希望藉着音樂,將不同地域的藝人和觀眾連結一起,將不同樂手的家,介紹給觀眾。

馬友友與絲路展亞洲之旅

2012年03月01日
     大提琴家馬友友本月在香港大會堂舉行兩場音樂會。其中,馬友友與絲綢之路合奏團,將以香港作為亞洲之旅的起點,演奏多首不同特色的樂曲。
 
     馬友友這名字,為香港人所熟悉。他也視香港為他其中一個家。「香港是我媽媽出生的地方,我有很多親人也住在香港,我對這地方有一種情意結。」
 
     家,也是這次「絲綢之路合奏團與馬友友」音樂會的主題。絲綢之路合奏團由來自多達20個國家的音樂人、作曲家及演出藝人所組成,融合不同地方的音樂,創作新穎的跨文化演出。
 
     作為合奏團的演出者和藝術總監, 馬友友指出,他們經常到其他團員的家鄉演出,建立友誼和更深的音樂聯繫。「音樂不單令我們真的去到各人的家鄉,更可以到進入人們的心、情感和童年。音樂和文化,就是可以超越時空和地域的。」
 


     合奏團的琵琶手吳蠻形容,團內的音樂家,藉着每次排練,大家互相學習,令音樂造詣更進一步。「我們每個人的文化背景不一樣,樂器也不相同,對我個人來說有很多挑戰。所以在排練時,我們每名團員都在互相幫助,如果要演奏中國風格的音樂時,也會跟我交流。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是我們的精神。」
 
     這次「絲綢之路合奏團與馬友友」音樂會是其中一個慶祝香港大會堂建立50周年的演出,音樂會曲目豐富,包括世界首演,由賈賀爾及馬友友分別以卡滿札及大提琴合奏的《絲路組曲》,以及作曲家索利馬(意大利)、達斯(印度)及賈賀爾(伊朗)的作品等。馬友友亦會在香港大會堂生辰正日,即3月2日與香港管弦樂團同台演出,「香港管弦樂團與馬友友」音樂會。
 
     絲綢之路合奏團成立以來,演奏足跡遍布亞洲、歐洲及北美洲。這次到香港的演出,是合奏團亞洲之旅的起點。合奏團完成香港的演出後,會到中國內地多個城巿及首爾演出。


香港大會堂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