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關懷備至

關懷備至:  潘思寧以行動證明90後的年輕人也能把長者照顧周到。

關係融洽

關係融洽:  護養院院長鄭鳳煖指年輕人為院舍帶來朝氣,長者待他們有如孫兒。

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  「青航計劃」的學員入職前已取得護理員資格,照顧長者有板有眼。

三年計劃

三年計劃:  計劃為學員安排三年的工作期,既可解決業界缺乏護理人手的問題,也為年輕人提供訓練,循序漸進,成為行業的生力軍。

安老生力軍

2014年04月13日

90後的潘思寧從前覺得跟長者很難溝通,更別說照顧他們。去年9月,她參加了「青年安老服務啟航」先導計劃,想法從此徹底改變。18歲的小妮子當護養院護理員以來,一直以愛心和耐性照料長者的起居飲食,關懷備至,表現深受上司和長者家屬讚賞。「青航計劃」採取「先聘用後培訓」方式,讓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到院舍工作三年,並提供進修機會,為他們開啟專業階梯的大門。

 

潘思寧沒想到會投身這行業,但參加「啟航計劃」後,已經習慣每天清早5時多起床,7時到慈雲山的護養院上班。「從前凡事都有家人照顧,媽媽叫我才起床,現在卻由我負責叫這裏的婆婆起床,餵她們吃東西,照顧她們梳洗、剪指甲,以至其他生活需要。」她坦言,第一次替長者換尿布很不習慣,覺得很髒,馬上要洗手,但一星期後便完全適應。

 

 



院內長者的日常習慣和生活細節,小妮子都瞭如指掌:有些長者每天起床後要用熱水洗面,有些在大廳休息時愛把腳擱在小櫈上等等。老人家的活動和說話能力一般較弱,照顧他們要倍加愛心和耐性。潘思寧與老婆婆聊天時最愛來一招「十指緊扣」,讓她們感到溫暖。

 

悉心照顧 家屬信任

 

潘思寧年紀輕、經驗淺,長者的家屬當初也擔心她難以勝任,但她很快便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令他們放心。「有一次,我要調到另一樓層工作,有位老婆婆的家人很捨不得,希望我能繼續照顧老婆婆,因為我已熟知她的生活習慣。能得到家屬信任,我覺得很難得,也很開心。」

 

鄭鳳煖是沁怡護養院的院長,是思寧的上司。她表示,院方起用「青航計劃」的學員,最初也有家屬誤會,以為只是些實習生,院方要向他們解釋這些學員已完成相關培訓,符合護理員資格。大半年後,家屬都十分信任思寧和幾位學員,而鄭鳳煖也很滿意他們的表現,覺得他們很用心學習,成績一直進步。

 

她說:「年輕人為院舍帶來朝氣。長者們很接受,喜歡與年輕人相處,待他們有如自己的孫兒一樣。」

 

鄭鳳煖的院舍聘請了「青航計劃」七位學員,作為僱主,她認為計劃最大的優點是讓學員能在院舍工作三年,不單可解決這行業缺乏前線護理員人手的問題,也為年輕人提供訓練,循序漸進,成為行業的生力軍。學員累積了工作經驗,日後可晉升為保健員,亦對院舍產生了歸屬感,完成培訓後願意留下來的機會也就大增。

 

三年計劃 邊學邊做

 

去年9月,政府透過獎券基金展開「青航計劃」,由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推行,採取「先聘用後培訓」方式,鼓勵17至24歲中學畢業的年輕人加入安老服務業,目前已有170名年輕學員。

 

學員每周在安老院舍工作44小時,月薪9,100元,第二年晉升保健員後月薪超過一萬元。首兩年除上班外,還須在公開大學兼讀健康學文憑課程,每周上兩晚課,最後一年則在院舍擔任全職保健員。學員完成三年培訓計劃後,可獲發還全數約六萬元學費,並取得相關專業資格,日後還可報讀登記護士或大學學位課程。

 

圓玄學院副主席湯修齊指出,香港人口老化,護理人手需求殷切,業內專業人員亦出現老化,不少已屆中年。他認為,這計劃「撮合」長者和青年人,既可滿足人手需要,也為失業率較高的年輕一輩提供就業機會,可謂一舉兩得。

 

他說:「年輕人缺乏工作經驗,這計劃正好針對這點,讓他們入行到院舍工作三年,又有進修機會,為年輕人打開了專業階梯的大門。」

 

鑑於先導計劃進展良好,政府已預留1.47億元將計劃擴大至康復服務,未來數年可提供1,000個額外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