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二代回流 力爭上游

2015年11月01日

回港發展

回港發展:  羅泳愉認為香港機會較多,決定由法國回流發展,目前在上環一間室內設計公司上班。

宜居之地

宜居之地:  泳愉已適應本港生活,特別喜愛自然風光,周末常結伴遠足。

機會處處

機會處處:  由馬來西亞回流的陳美詩在電子公司出任行政總裁助理,負責市場推廣工作。

家人團聚

家人團聚:  昔日美詩在馬來西亞工作,母女兩地分隔,心常牽掛;如今在香港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家庭聯繫

家庭聯繫:  港人二代雖受外地文化薰陶,但家庭與香港素有聯繫,回港發展的意欲也較大。

為吸引及挽留外地人才,推動經濟發展,入境事務處今年5月4日實施「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一些通過計劃回流發展的「港二代」表示,香港充滿活力,機會處處,是安居樂業的好選擇。

 

回港發展 機會處處

父母早年移民法國,在法國土生土長的羅泳愉是室內設計和建築碩士,畢業後在當地工作了三年。香港對泳愉來說,並不陌生,她曾回港探親,了解本地情況。

 

踏進30歲,泳愉選擇回流發展,因爲她認爲香港機會較多。她精通法文、英文,又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在上環一間室內設計公司上班,才幾個月,便已嶄露頭角,負責落實工程項目的設計意念,是管理層和本地建築工人之間的重要橋樑。

 

談到兩地工作的差異,泳愉對眼前的機遇大感振奮。「在法國工作,起初一、兩年都不會有太多職責。回到香港不久,已有機會參與很多大型項目,很有挑戰性。」

 

宜居之地 多姿多采

泳愉表示,在法國經網上申請回流計劃,約三、四星期已獲批核,過程簡便快捷。回港後,她與朋友在上環合租房子,很快已適應本地生活。她特別喜愛香港的自然風光,每逢周末,經常結伴遠足。

 

「我在法國很喜歡到郊外,而香港又有很多適合遠足的地方,有山有水,坐計程車過去,半小時就到達。遠足完了,還可以游泳。我也去過太平山,那裏風景很漂亮,環境卻不一樣,居高臨下,看到高樓大廈,和點點城市燈光。」

 

已移居海外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第二代,可通過該計劃於海外申請回港工作。計劃不設配額,申請人無須在來港前已獲聘用。「港二代」雖受外地文化薰陶,但家庭與香港素有聯繫,回港發展的意欲也較大。

 

都會節奏 樂享天倫

從馬來西亞回流的陳美詩正是計劃另一受惠者。27歲的她在澳洲大學畢業,精通中英文,兼通日語,同樣被香港的活力吸引。回港後,馬上獲一間電子公司聘用,出任行政總裁助理,負責市場推廣工作。

 

「馬來西亞的生活比較悠閒,不太適合我。我畢竟年輕,想活得積極一點,節奏快一點。香港的生活節奏很快,緊貼潮流變化,有很多新資訊,所以我決定回來。」

 

這次回流,美詩和媽媽得以重享天倫之樂。自從丈夫去世,美詩的媽媽選擇回港定居,美詩則留在馬來西亞工作。母女兩地分隔,在港的媽媽倍感寂寞。

 

回想分離的日子,美詩的媽媽仍難掩憂傷。「好想她啊!有時她和朋友外出吃飯,我找不到她,心裏很牽掛。現在她回來了,我們倆可以一起逛街、吃飯、看戲,實在太好了。」

 

吸引人才 助港發展

港人二代回流計劃規定申請人需介乎18至40歲,在海外,即中國內地、港澳及台灣以外地區出生,父或母至少一方持有有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並在申請人出生時已是定居海外的中國籍人士。此外,申請人須符合學歷、語文能力和經濟能力等要求。

 

截至9月底,入境處接獲142宗申請,80宗獲批,申請者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荷蘭。



外遊警示制度 境外提款預先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