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Xanga
心靈食糧

心靈食糧: 張寶芝明白到母乳給寶寶的不只是飽肚,還有心靈上的滿足和安全感。

經驗之談

經驗之談: 張寶芝(右)是第二屆「愛嬰天使」,在互助小組中聆聽新手母乳媽媽的需要,分享自己的經驗。

互助小組

互助小組: 研究顯示,母親之間的經驗分享和支援,是持續哺乳的關鍵。

支援網絡

支援網絡: 瀝源、柴灣和葛量洪夫人母嬰健康院都設有「哺乳媽媽輕鬆談」互助小組。

個別指導

個別指導: 媽媽可帶同初生嬰兒到母嬰健康院,由醫護人員教授和協助解決母乳餵哺問題。

哺乳媽媽化身愛嬰天使

2013年05月12日
   張寶芝的小兒子希希是早產嬰,出生時體重只有1.6公斤。但她堅持以全母乳餵哺希希,因為她相信母乳是上天賜給寶寶最完美的食物,也是母親給孩子最佳的禮物。
 
   她參加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嬰醫院香港協會和衞生署合辦的「愛嬰天使計劃」,接受培訓後成為義務輔導員,每星期到母嬰健康院,與準備或正在餵哺母乳的媽媽,分享餵哺母乳的苦與樂。
 
  「餵哺母乳除了健康、方便和經濟,還可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和安全感。」初生嬰兒哺乳次數頻密,張寶芝曾經一天餵了21次,雖然消耗大量體力,但她認為母乳能為「未足月」的希希提供獨一無二的天然抗體。因為早產嬰兒母親的初乳,含有更高濃度的免疫保護物質,為早產嬰提供更佳的保護。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母親在嬰兒出生後首六個月純以母乳餵哺,並應持續至嬰兒兩歲或更長時間。不過,仍有人對餵哺母乳存有誤解和質疑。
 
   曾經有人對張寶芝說:「你的早產寶寶體形很瘦小,還給他餵母乳?你想他長不大嗎?母乳不夠營養,寶寶吃不飽的。」幸好她沒有道聽塗說,加上大兒子也是吃母乳至一歲的,她明白到母乳給寶寶的不只是飽肚,還有心靈上的滿足和安全感,對孩子將來的心智發展大有裨益。
 
   在醫護人員的鼓勵和丈夫的支持下,她至今已堅持餵哺母乳近九個月了,希希一直健康成長,目標是自然斷奶。
 
過來人分享經驗
 
  「母乳媽媽很需要支援、認同和支持,尤其是首兩個月。」張寶芝當初也遇過不少困難,一位母乳媽媽介紹她參加了瀝源母嬰健康院的「哺乳媽媽輕鬆談」互助小組,每星期聚會一次,對於餵哺母乳的一連串問題,例如寶寶是否吃得夠?是否需要補餵奶粉?上班後如何繼續餵母乳?都由過來人來一一解答。
 
   研究顯示,母親之間的經驗分享和支援,是持續餵哺母乳的關鍵。愛嬰醫院香港協會和衞生署2011年合辦「愛嬰天使計劃」,訓練一群有豐富授乳經驗的媽媽,成為義務愛嬰天使,目前在瀝源、柴灣和葛量洪夫人母嬰健康院,以媽媽幫助媽媽的形式,帶領互助小組,與準備或正在餵哺母乳的媽媽,分享和分擔餵哺母乳的苦與樂。
 
   張寶芝是第二屆「愛嬰天使」,早前已接受20小時的輔導培訓,現正展開八小時的實習,在互助小組中聆聽新手母乳媽媽的需要,分享自己的經驗,增加她們的信心,支持和鼓勵她們繼續授乳。
 
   鄭穎詩帶着七星期大的寶寶,第四次參加「哺乳媽媽輕鬆談」互助小組。她說:「起初餵哺母乳真的很辛苦,聽到媽媽們互相傾訴,感覺很有共鳴,原來大家都走過一樣的路。」
 
寶寶需學習吸吮
 
   政府一直致力推廣和支持母乳餵哺,本港的初生嬰兒曾以母乳餵哺的百分率,由1997年的50%,升至2012年的85%。全港31間母嬰健康院也有醫護人員,提供母乳餵哺技巧的個別指導服務,媽媽可帶同初生嬰兒到母嬰健康院跟進餵哺和體重情況。
 
   瀝源母嬰健康院護士長梁寶玲有十多年輔導和協助媽媽解決母乳餵哺問題的經驗。她說:「不少初期餵哺母乳的媽媽都顯得筋疲力竭、情緒低落,甚至滿面淚水,她們大部分都急於求成,不知道寶寶需要時間學習吸吮技巧,把問題全放在自己身上。有時壓力也來自家人。」
 
   其實,給寶寶餵母乳是最自然的事,幾乎所有媽媽都做得到,但需要有心理準備,首四至六個星期是適應期,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別輕言放棄。若有疑難,應盡早求助,可致電母乳餵哺熱線2961 8868。
 
   對於正在懷孕的準媽媽,育有兩子的張寶芝有一句贈言:「沒有其他東西比母乳更好,人是應該飲人奶的,就算只餵哺一日母乳,也是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