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圖片

友誼第一: 本身喜愛運動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相約兩位羽毛球高手陳念慈和葉姵延,以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志源,來一場混雙友誼賽。

圖片

運動樂: 負傷上陣的唐英年十分享受比賽的過程。

圖片

新舊「一姐」: 「大師姐」陳念慈(右)對葉姵延讚賞有加,並說「師妹」的毅力和刻苦是少見的,亦有清晰的目標,十分難得。

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負責執行《基本法》、簽署立法會通過的法案和財政預算案、公布法律、決定政府政策,並發布行政命令。

政務司司長

政務司司長協助行政長官,督導指定的決策局的工作,並在確保政策制訂和實施的協調上擔任重要角色。

香港體育學院

香港體育學院運用精英體育培訓的專業知識,透過最先進並以事實為基礎的精英體育培訓,讓本港運動員持續爭取世界級佳績。

讓健兒奔向香港亞運

2011年01月11日

     人生最重要是有目標。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認為,申辦2023年亞運會正好讓下一代,尤其是運動員有奮鬥目標,令社會齊心協力朝這個目標進發。

 

     本身喜愛運動的唐英年,相約兩位羽毛球高手陳念慈和葉姵延,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志源,來一場混雙友誼賽,誰勝誰負不重要,最重要是享受比賽的過程。

 

      唐英年表示,申辦亞運主要是讓下一代有清晰目標,讓社會、運動員團結一致,朝着同一方向進發。他說,尤其是運動員,有了目標便會加倍努力奮鬥;申亞是希望凝聚不同崗位的運動員,讓他們有在香港主場出戰亞運的機會。



持續推動體育文化

 

     他說:「若我們落實申辦2023年亞運會,在未來12年,大家都朝着同一清晰目標前進,推動各項相關發展。申亞是個契機,讓社會更加關注體育發展,提升市民的熱誠和參與度,持續推動體育文化。」

 

     唐英年重申,香港申辦亞運,不會影響投入其他民生項目的資源。他說,明白社會有這樣的憂慮,但「無論未來在民生、基建等的開支,絕對不會因為申辦亞運而受影響。」

 

     為香港征戰多年,夥拍陳智才在1990年英聯邦運動會奪得混雙金牌的陳念慈表示認同,不論申亞的結果如何,運動員已是贏家,因為至少已引發社會討論,令市民更加關注香港的體育發展。

 

     陳念慈說:「在我們那個年代,根本沒有人談論本地體育;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對於香港的長遠發展,尤其是小朋友、年輕人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青年需要體育磨練

 

     現任賽馬會見習騎師訓練學校校長的陳念慈指出,有很多青年人未有人生目標,令她對年輕一代未來的發展有點兒擔心。

 

     她說:「我看到葉姵延雙眼發光,為甚麼?因為她在參與羽毛球訓練的過程中,慢慢看到自己進步,年輕人就最需要這些磨練。」

 

     綽號「黑妹」的葉姵延,其實膚色不黑,性格卻真的「刻」苦耐勞。她起步較其他運動員遲,12、13歲才被發掘進入香港體育學院受訓。她說,自己起初很反叛,不太聽教練的指導,直至遇到挫敗才知道要努力,更自動「加操」,爭取練到最好,盡快提升自己的水準,目標是要超越對手。

 

不參賽便一定會輸

 

     陳念慈對這位「師妹」讚賞有加,她經常聽到體院的人笑說葉姵延練波練到要在球場睡覺。她說,葉姵延的毅力和刻苦是少見的,亦有清晰的目標,十分難得。

 

     其實,參加比賽不一定會贏,但不參加便一定輸。陳念慈舉申亞為例,問為何不一試呢?

 

     回想當年香港申辦2006年亞運會,一般都認為香港會申辦成功,結果在次輪投票敗給多哈。她坦承當時對多哈認識不多,但日後留意到多哈在舉辦亞運後,取得長足的發展,最近更獲得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的主辦權。

 

難忘主場觀眾打氣

 

     她認為,體育不能長期停滯於同一階段,就像自己當年在銀禧中心受訓時,只有9名獎學金運動員,發展至今天的香港體育學院,培養出大批精英運動員,為他們提供全面支援,協助他們在國際體壇爭取佳績。

 

     在2009年東亞運動會勇挫師姐周蜜奪金的葉姵延,難忘在香港主場作賽,獲得全場觀眾打氣支持的熱烈氣氛。她說,香港首次主辦東亞運,辦得相當成功,加深了市民,甚至小朋友,對運動員和不同的體育項目的認識。

 

     陳念慈說,現在為十多年後的亞運定下目標,沒有理由辦不好;若申辦成功,希望香港能辦一個有香港特色的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