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圖片

捨不得: 黃金寶表示,自己隨時可以「功成身退」,但不想定下日期。
 
 

圖片

知遇之恩: 黃金寶(中)說,沒有沈金康教練(右),最多只會在單車徑見到他。

圖片

香港之寶: 2007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親口對「阿寶」說:「你是比黃金還珍貴的寶貝。」

立法會

立法會負責制訂法律、審核及通過財政預算、稅收和公共開支;以及監察政府的工作。

黃金寶徘徊單車路

2011年01月09日

     提起黃金寶,除了想起單車,還會想起他的教練沈金康。正考慮前路的「阿寶」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時坦言,自己隨時可以「功成身退」,但香港隊不能沒有沈教練。他表示,始終要作決定,但不想定下日期。

 

     在今屆廣州亞運會奪得一金一銀的「阿寶」,感覺到他和隊中年輕車手能互相影響,齊創佳績。

 

    「今屆亞運可以說是由年輕隊員帶動資深隊員,差不多是全隊年紀最輕的李慧詩,一開始便為香港贏得金牌,接着的男子4公里團體追逐賽,隊員平均年齡20 - 21歲,經驗尚淺,但也摘下銀牌,如果自己沒有好成績,他們或會很擔心,甚至令全隊氣氛緊張起來。幸好自己最終也拿下一金一銀,讓年輕隊員看到自己以37歲的年紀,還可有此成績,顯示單車運動員的壽命可以很長。」

 

     年輕車手日漸成熟,「阿寶」亦在考慮自己的前途。他曾向沈教練承諾,只要對方一天當教練,他仍會「踩車」。然而,2009年他在全運會公路賽奪得金牌後,沈金康開腔說,下屆不想再見到「阿寶」以運動員身份參與。

 

思考將來內心掙扎

 

    「我當時收到的信息,是時候思考將來;由於全運和廣州亞運在時間上很接近,我決定在亞運後才考慮。亞運後至今我不斷和家人、朋友,甚至沈教練,商量自己未來的路應怎樣行。」

 

     他說,沈金康傾向讓他當教練,協助香港單車運動的發展,但「阿寶」卻捨不得運動員這個身份,內心仍在掙扎。「我知道始終要作決定,可能是數年內(退役),甚至是今年,但不想定下日期。」

 

     2007年,「阿寶」在西班牙舉行的世界場地賽,勇奪15公里追逐賽冠軍,成為首位披上彩虹戰衣的華人;當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親口對「阿寶」說:「你是比黃金還珍貴的寶貝。」成為一時佳話。



北京受訓遇上伯樂

 

     然而,「阿寶」直言只要沈金康仍在隊中,發掘第二、第三、第四個「黃金寶」絕無難度。事實上,李慧詩、黃蘊瑤,以至擅長越野賽的陳振興,就是由沈金康一手「湊大」。他們在剛過去的亞運會上均有上佳表現,「穿金戴銀」。

 

     1991年香港隊備戰亞洲錦標賽,提早一個月到北京跟國家隊一起受訓,「阿寶」就這樣認識了當時擔任國家隊教練的沈金康。若不是當年沈金康慧眼識英雄,香港體壇就未必有比黃金還珍貴的「阿寶」。

 

     黃金寶說:「當時我剛在亞洲青少年賽勝出,沈教練覺得我將會是國家隊的競爭對手,於是以實驗為名,記下我的體能數據,觀察我的發展方向。」

 

     翌年,港隊在法國集訓期間,發生運動員打鬥事件,「阿寶」雖然沒有參與,但全隊被香港單車聯會罰停賽,「阿寶」的訓練也因此而中止。1993年,沈金康發現「阿寶」的身型雖然膨脹了,但仍覺得他是可造之材。

 

重踏單車屢創佳績

 

     「我當時是音響推銷員,朋友都叫我『肥寶』、『球寶』。教練知我放棄了訓練覺得很可惜,(他)跟我說,我仍有時間再發展,還著我到內地跟隨他訓練。我十分感動,有教練這樣看重我。當時自己年少,連長途電話也不懂打,又沒有經濟能力,雖然他的一番話不時在我腦海裡徘徊,但最終也丟淡了。」

 

     單車聯會在1994年亞運前,邀請沈金康來港講課半年,單車會數名委員湊夠「阿寶」的生活費,也因為不用到內地受訓,「阿寶」決定重踏單車。往後十多年,他五度出戰亞運,在無數比賽中為香港贏得一面又一面的獎牌。

 

     外界一般以為,「阿寶」和沈金康情同父子,原來他們兩人除了開會、訓練以外,坐下來閒談不足10次。「我們行街食飯都沒有,只記得多年前,他想了解我的生活,便帶他到沙田瀝源食麵。」他們多數談「阿寶」的前途問題,但教練每次跟他分析後,都覺得他可繼續發展。

 

     「阿寶」說,假若沒有沈教練,自己仍然熱愛踩單車,但大家最多只會在單車徑見到他,他在單車運動的成績絕對是沈金康的功勞。自己將來若當上教練,訓練方式、思維,一定是師承沈教練。

 

關心後進前途發展

 

     「單車文化的普及度已很高,若以運動員的角度看,自己已可功成身退,沒有我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有沈教練,可保住隊內的士氣和文化;但若他離開,港隊的訓練和日常運作,會在數年內鬆散,成績可能下滑。」

 

     「阿寶」多番強調沈教練的重要,可見他如何著緊師弟妹的發展和前途,這也是他公開表示支持香港申辦2023年亞運的原因之一。

 

     「申亞的討論到了現在,大眾關心的議題已收窄,我感覺很多政黨和市民都支持亞運和體育。大家可能簡單地看申亞是花錢的事,但運動的確對社會有多方面的好處。」

 

     「我不是說亞運是萬能的,但歐洲多年來的研究顯示,體育對社會各方面,如醫療、青少年發展,均有正面作用。我以前脾氣暴躁,運動後變得冷靜,可見運動對社會和個人都有好處。」

 

     他指出,即使立法會撥款支持申亞,香港能否取得主辦權,仍須由亞奧理事會投票決定。假若香港真的提出申請,他希望屆時全港市民能齊心支持,令亞奧理事會明白香港人的決心。

 

    他希望,無論如何,社會和政府都會繼續支持香港體育和運動員的發展,並投放更多資源加快香港的運動發展、興建相關設施,讓更多市民和運動員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