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Xanga
宜動土

宜動土: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中)在西貢鹽田仔出席鹽田復修動土禮,與其他主禮嘉賓一同主持動土儀式。

鹽田復修體驗產鹽文化

2013年03月17日
   位於西貢的鹽田仔曾經產鹽,但因經濟價值不高,鹽田荒廢。村民和保育團體近年展開鹽田復修工程,預期在9月完成,將會開放予公眾親身體驗產鹽的文化。除了復修鹽田外,農村儉樸生活體驗、太陽能鹽試驗、中草藥學習館及環境藝術教育等亦在保育的考慮之列。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今天(3月17日)為鹽田復修動土禮主禮,鹽田仔位於香港西貢內海,離西貢碼頭船程約15分鐘,是一個有近300年歷史、具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村民和保育團體近年致力發展鹽田仔的文化及生態保育,並推動有關的歷史文化與生態保育的教育工作。
 
   早期島上的居民利用鹽田曬鹽維生,後來因為產鹽經濟價值不高,鹽田開始荒廢。村民和保育團體近年致力發展文化和生態保育,更展開鹽田復修工程,預期在9月完成,將會開放予公眾親身體驗產鹽的文化。
 
   鹽田復修是整個文物保育發展的重心之一,保育團體希望藉着復修荒廢的鹽田,讓公眾認識鹽田仔,並親身體驗產鹽的過程。保育團體代表陳子良表示,最想讓公眾參與耕鹽種鹽,體驗過程。他說,研究鹽的歷史發展和大自然的海水,經人力轉化,是人和自然的結合的體會,很有價值。
 


   鹽田仔的保育除了復修鹽田外,農村儉樸生活體驗、太陽能鹽試驗、中草藥學習館及環境藝術教育等亦在考慮之列,讓學生及公眾有多元化的體驗及學習。
 
  鹽田仔是香港天主教發源地之一,全島村民自19世紀中期起已信奉天主教,村內沒有客家祠堂,但已有122年歷史的聖若瑟堂, 則保存得非常完善。
 
   在生態保育與環保方面,鹽田仔有具生態價值的紅樹林與泥灘,是多種生物及候鳥的棲息地。為了保育自然生態,島上將逐步全面遇向綠色能源,設置零污染排放系統,朝着「綠色村落」的方向發展。


綠色香港我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