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本地藝術
機管局商務總監白家雄表示,邀請本地藝術家為機場設計雕塑,是機場「景觀美化工程」的環節之一,旨在為旅客帶來難忘的體驗。
白家雄說:「離港層禁區是旅客在機場中最後停留的地方,我們希望帶給他們一些驚喜,令他們在旅途中可以放鬆心情。
「有別於一般的飲食購物體驗,我們讓他們欣賞香港的文化藝術,讓本地藝術家在世界各地旅客的面前,展示他們的創意及才華。」
白家雄說,香港國際機場為本地藝術提供獨特的展覽空間,與無數旅客分享本港的多元文化氣息和豐富的創作意念。
該8件雕塑,主要由不鏽鋼或花崗石製成,它們的形態及質感各有特色,有形象鮮明的,也有給人無限想像的作品。
全職雕塑工作者李展輝是其中7件雕塑的作者,其作品主題分別是「自然」和「溝通」。
反映變形現象
「自然」系列包含4個雕塑,分別是「露珠」、「��篤篤」、「石頭」及「掠影」,以不同手法把大自然的點滴片段呈現出來。
「露珠」是顆以不鏽鋼造成的巨型露珠。當遊人走近觀看時,其光滑及圓渾的表面,可把觀者及環境盡攝其中,並反映出變形有趣的現象。
「��篤篤」代表1雙有趣、活潑、可愛的小鳥在跳舞,其發出「��篤篤」的聲音,彷彿正與旅客輕鬆幽默地對話。
以抽象手法令石頭堅硬與柔軟感覺同時存在的「石頭」,展現出石頭的生命與動態。
由7支金屬柱組成的「掠影」,把鳥群在樹林中飛起的景象,以立體手法表現出來。
發揮溝通本色
「溝通」系列包含3件雕塑,分別是「逗號」、「音符」及「一條延續的線」。
李展輝表示,音樂與文章都是人類的溝通渠道,而逗號與音符,均具有溝通的意義;把兩個東西同時放在同一環境,可產生對話的效果。
李展輝說:「我在兩者之間放了1條延續的長線;這條線有部分是看不見的,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旁邊非常粗糙,令這條線好像在凌空飄浮。
「這條線把音符及逗號連結在一起,如果人穿插其中,就好像與文章和音樂產生關係。」
他表示,這組作品象徵�溝通渠道,正好凸顯機場是聚散離合的地方。
展示燦爛星圖
那名叫「遷想天方」的雕塑,則是莫一新及文鳳儀的創作。
莫一新表示,這作品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古代的天象觀與古代星宿。古時中國人相信,星宿與人類的愛情、健康和知識有互扣關係。
莫一新說:「在雕塑上面加上中國星圖,可反映香港既是國際大都會,也是個華人社會。
「『遷想天方』把古代文化藝術與柔軟觸覺合而為一,希望為機場增添舒適及輕鬆的氣氛,並為旅客締造浪漫的旅程。」
李展輝與莫一新均認為,香港機場展示本地藝術家的作品,令他們對「公共藝術」發展增添信心,對本地藝術的發展也有正面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