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宣傳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9年12月13日
物業
*
清楚展示門牌  利人惠己
*

     大家尋找從未到過的地方,即使地圖在手,也可能因店舖或樓宇沒有展示門牌號數而感到苦惱。有見及此,差餉物業估價署12月推出「門牌號數展示運動」,呼籲市民正確標示門牌號數。  

 

     活動包括寄發宣傳函件及單張給全港地下單位業主或店舖營運者,和住宅物業的業主立案法團及互助委員會,並有宣傳海報供在大廈大堂當眼處張貼、在電台播放宣傳聲帶;香港郵政則使用「門牌號數展示運動」的宣傳口號「門牌裝妥  方便你我」作郵戳。

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曾梅芬   差餉物業估價署巡查  
*   *  
一清二楚: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曾梅芬(左圖)表示,「門牌號數展示運動」過後,該署將進行巡查(右圖)。

勸諭無效或作檢控

 

     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曾梅芬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正確及清晰展示門牌號數,不僅有助市民及遊客識別位置,也方便公營部門提供緊急服務,如郵政、警務、救護或消防等。

 

     如樓宇地下每個單位均獲編配獨立門牌號數,這些單位均須標示門牌號數。若整幢樓宇只獲配1個號數,則須在樓宇入口標示門牌號數。

 

     在「門牌號數展示運動」過後,估價署2010年年初進行巡查,如發現沒有標示,便作出勸諭;若勸諭無效,便發出標示命令,規定物業的登記業主必須遵從命令,在建築物標示獲編配的門牌號數。若業主仍不理會,估價署可能提出檢控。

 

     根據《建築物條例》,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獲授權向建築物擁有人發出命令,規定在建築物標示獲編配的門牌號數。不遵從標示命令者可被罰2,000元及監禁6個月。自2007年4月起,該署共發出逾3,600封勸諭信及41份標示命令。

 

     曾梅芬強調,發出門牌號數標示命令前,將設法與業主聯絡和溝通,鼓勵他們正確標示,當規勸無效時,才會考慮檢控。

 

左單右雙清楚易見

 

     她相信大部分業主及物業使用者並非刻意不展示門牌,只是可能在物業經翻新或改建後忘記此事,希望這次宣傳活動可提示有關人士注意。

 

     由於門牌展示位置及格式可以各式各樣,字體大小並不統一,估價署2007年發出《執行守則》,為規範編配及標示門牌號數提供指引,讓市民有所依循,確保門牌號數清楚易見。

 

     編配門牌號數時,估價署參考地政總署發出的刊憲街道名稱公告,以及土地註冊處出版的《街道、樓宇門牌號數及地段索引》所訂明的街道起點和走向。位於街道左邊的建築物門牌應為單數,位於右邊則為雙數。

 

     估價署也會確保為建築物編配門牌號數後,還預留足夠門牌號數供附近地盤或重建後的樓宇。

 

     該準則也適用於為政府大樓、公共樓宇及旅遊景點編配門牌號數,如香港中央圖書館的門牌號數是「高士威道66號」、山頂凌霄閣則是「山頂道128號」、香港文化中心是「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是「漆咸道南100號」,馬灣的挪亞方舟為「珀欣路33號」。

 

按照原則編配號數

 

     曾梅芬表示,目前的慣例是為整個新建樓宇編配單一門牌號數,讓發展商或業主在合併或分拆地下單位後,有更大彈性處理更改單位的識別編號,例如若整個樓宇獲編門牌號數「10」號,發展商或業主可自行編配地下單位為店舖A、B、C等。

 

     過去新界不少村屋的業主,因方便郵遞或其他理由,一直採用非正式門牌號數。在編配正式門牌時,估價署將考慮予以保留,並盡可能按現有號數,順序編配。若在兩個現有號數中無法加插新號數,便在號數後面加上A、B、C、D等英文字母。

 

     曾梅芬說,間中收到市民意見,希望獲編指定、幸運的門牌編號,如3、18或168號等,也曾有個案要求編配雙數編號,儘管其物業座落在街道屬單數的那邊。

 

     她表示,理解市民可能對個別編號有所喜好,估價署將按實際情況盡量滿足,但由於編配仍須按既定原則進行,希望市民明白該署未必能接納他們的特別要求。


返回頁頂
* 保養消防裝置-保障生命財產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 私隱政策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