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活應變:人口政策專責小組認為,確保日後靈活制訂和推行政策,能讓香港因應瞬息萬變的情況,迅速採取對策。 |
人口政策專責小組認為,為香港制訂人口政策時,目標是確保日後可靈活制訂和推行政策,讓香港能夠因應不斷轉變的人口及市場情況,迅速採取對策。
專責小組檢討了所有直接或間接影響香港人口狀況的政策,並在《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報告書》中提出多項應在短期及中期採取的措施:
單程證計劃
•嚴格執行持居權證子女分額的分配。
•繼續最近實行的改善措施,容許已核實擁有居港權的持居權證子女,選擇什麼時候從內地來港定居。如果他們願意,可以選擇隨內地父親或母親一同來港。
•沿用現行的做法,把「長期分隔兩地配偶」類別的剩餘名額,撥給居於廣東省的配偶及其同行子女。
•沿用現行的做法,簽發單程證的內地當局將採取嚴謹的措施,核實單程證申請人的申請。必要時視個案的需要,與香港政府核對涉及香港居民的資料,以確定真偽。
•鼓勵內地配偶在提出單程證申請後,先按雙程證計劃來港探親,以適應香港的生活方式,熟習在港家人的生活環境。這將有助他們決定日後是否來港定居。
•建議內地當局修改有關法規,以便取消非指定分額項下的來港繼承財產類別。
•定期檢討每天150個單程證的配額數目,和配額內三個類別的分配情況,以便在需求下降時縮減配額。
新來港人士各方面需要
•繼續提供及制訂合適的課程和計劃,以照顧各年齡組別新來港人士的培訓需要。
•鼓勵政府與非政府機構更緊密協作,以了解新來港人士的需要,並作出配合。
教育及人力政策
•繼續開辦各類課程,提升香港各階層人士的教育水平。
•鼓勵和協助各界人士提升技能及終身學習。
•就人力規劃和發展,採取策略性、對應性和協調的方法,以配合本港經濟不斷轉變的需要。
輸入內地專才和優才
•盡可能令內地專才和優才的入境條件,與來自其他地方的專才和優才的入境條件劃一。
•容許大專院校作出更靈活的安排,鼓勵吸納內地和海外學者及學生。
•繼續改善措施,方便內地商人公務訪港。
•進一步鼓勵在海外受教育的港人回港定居及工作。
投資移民
•擴大現行出入境政策的涵蓋範圍,以延攬有意來港作重要投資(港幣650萬元),但不會親自經營業務的人士(即資本投資者)。政策建議將初步適用於外國公民、澳門特區居民及台灣居民。
影響生育的政策
•繼續推行目前的家庭計劃指導工作,鼓勵市民成為健康和有家庭計劃的父母。
•鼓勵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更改名稱,以更確切反映這個機構目前的工作範圍。
•考慮劃一每一名子女的免稅額,不論子女數目多寡。
長者政策
•重新審視和界定退休及老年的概念。
•繼續推展計劃,提倡積極健康的老年生活。
•制訂可持續的經濟支援制度,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經濟援助。
外籍家庭傭工
•向聘用外傭的僱主徵費,款額與根據補充勞工計劃聘用僱員所收取的相同(即每月400元),於新合約及重續合約時徵收;今年10月1 日起生效。
徵費是根據《僱員再培訓條例》徵收。該條例列明假若輸入僱員未能在得到簽證後抵港,或抵港後未能完成僱員合約,所繳交的徵費將不獲退還。
倘若僱主於四個月之內重新申請一個新的外地僱員來港,入境事務處處長在處理申請時會把預繳徵款的餘額計算在內。
•把外傭的最低許可工資減低400元,在今年4月1日生效。
•加強執法,對付濫用外傭制度行為,減少外傭被剝削。
•提高本地家庭傭工的就業機會。
享用公共福利資格
•基本的原則,是要在香港住滿七年才有資格享用以大量公帑資助的社會福利。
考慮收緊申領綜援的資格,要在港住滿七年的居民才可以申請(未滿18歲者除外)。上述措施的生效日期容後確定(屆時已在香港的居民不會受這規定影響)。
•公共醫療護理服務方面,這一原則適用於訪港的雙程證持有人和其他訪港旅客,並會考慮如何應用及實施於其他人士。
•容後檢討長期離港的永久性居民享用受資助公共服務的福利。
跨界續領福利
•鑑於本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融合的發展,容後研究跨界續領福利的問題。
•詳細研究這項建議的支出對政府財政及本港經濟的影響。
定期檢討的需要
•撥出資源處理人口政策工作,每年檢討有關政策和計劃的推行情況,以及每2 - 3年發表報告一次。
上述有些措屬初步性質,需要較長時間深入研究和修訂。
專責小組認為,以影響人口水平或質素為目標的措施,通常要很長時間才見成效。因此,任何人口政策將無法即時立竿見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