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水壩路

2018年12月2日

逾百年前建成的大潭道水壩段是連接柴灣和赤柱的主要道路,路面寬約五米,車輛倘若對行,如僅為私家車和中型車,才可同時通過。遇上大型車輛使用路段,車速均須減慢,其中一方甚或要停車讓路。儘管如此,阻塞情況時有發生,有賴交通警員到場疏導,短則20、30多分鐘,長則一小時。

 

鑑於水壩是法定古蹟,路面不可擴寬,要靠其他方法打破困局。去年,運輸署在該處試以傳統交通燈指揮,此後情況好轉,車輛對頭問題有所紓緩,但礙於交通燈號一律定時,處理兩邊車流難免欠缺靈活。

 

運輸署工程師麥卓欣表示:「一般情況下,交通燈號會增加行車時間。部門平衡箇中利弊,希望推出優化方案,利用智能方法進一步縮短等候時間。」

 

車流 調節綠燈

 

今年1月,署方聘請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研發智能交通燈,該系統首次引入影像分析技術,效果顯著。

 

運輸署工程師葉珮芝說:「系統可藉此辨別車輛種類、長寬度等,從而計算實時車流和車龍,得出最有效的綠燈時間。」

 

水壩段南北兩端燈柱裝有八組交通探測器,收集實時交通數據,靈活調節燈號。系統預設15秒為最短綠燈時間,如偵測到南面或北面某方車龍超過200米,而另一方少於200米,便會增加165秒綠燈時間,先讓車龍較長一方通過。

 

該方車輛全數駛過交通燈後,165秒如未用完,系統也會停止所增綠燈時間。此時兩組交通燈號均亮起紅色,並維持45秒,以便正在開行的車輛通過水壩。

 

葉珮芝表示,探測器從車頂拍攝影像,避免拍攝車上人士的容貌和車牌號碼,既可克服技術限制,亦能保障市民私隱。

 

「安裝智能交通燈系統最難之處,在於確保交通探測器不受天氣、光線和環境影響,安裝方法都是垂直俯瞰車輛,以作偵測。」

 

車龍縮短 省時有效

 

智能交通燈系統自8月25日運作,富於成效,駕駛人士等候和通過水壩時間大為縮短。

 

葉珮芝說:「使用傳統交通燈時,平均車龍長280米,車輛平均需要超過400秒才可通過水壩。換上智能系統後,平均車龍不超過200米,通過水壩一般只要約145秒。」

 

智能系統使用至今頗具口碑,市民認為有助避免車輛對頭情況,促進路面安全,效率尤佳。

 

智能交通 奠定基礎

 

智能交通燈設有故障保險系統,倘遇故障,即自動轉換到與傳統交通燈號一致的預設燈號時間。

 

運輸署會在智能交通燈運作半年後全面評估,檢討系統可靠程度、交通影響,以至成本效益。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提及,政府由2021年試行在路口設置能感應行人及車輛的智能交通燈系統。大潭道系統正好發揮先驅作用,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