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重創意 舊竹獲新生

2018年6月10日

在本港,竹枝最常用於搭棚工作。每年各區年宵市場,攤檔林立,也普遍以竹枝搭建。

 

今年,當局從15個年宵市場收集竹枝,總量約49噸。這些竹枝經過切割,重用雖然困難,但花點心思,就不致淪為垃圾。

 

為了推廣惜物減廢,環境保護署、環境運動委員會連同非牟利環保組織推出「竹子升級再造計劃」,將收集的竹枝製作成有用物品。

 

環保教育 身體力行

 

過去數月,環保團體綠想成真舉辦多場工作坊,免費教導市民將竹枝製成風鈴、筆筒、雨聲棒等。

 

以風鈴為例,參加者先把竹枝切成不同長度的竹片,在某一端鑽孔,並以椰殼、餅盒蓋製作頂架,再用線串起來,風鈴作品便告完成。

 

工作坊寓趣味於教育,不少家長帶着子女參加,讓孩子從小學習源頭減廢。創辦人蘇梓侖希望活動有助延長不同物料的壽命,減少廢物。

 

融入創意 減少浪費

 

另一團體執嘢邀請一群本地設計師和建築師,利用專業才能,發揮創意,為舊竹找新出路。

 

結果,一些竹枝巧妙地用於製作桌腳,在舊書義賣活動中擺放書籍;另一些則成為衣架、拐杖等,贈予有需要人士。

 

創辦人尹寶燕表示,環保需要創意,只要動動腦筋,發掘可能,很多物品不必遭人浪費。

 

環保署並將部分竹枝送給本地農夫,作籬笆之用;而經處理的竹枝則送到老人院和學校,作堆肥之用。

 

惜物減廢 扎根社區

 

該署高級政務主任陳傳賢解釋,年宵市場的竹枝曾用於搭建攤檔,形狀不同,長短各異,當局邀請綠色團體出謀獻策,令舊竹枝有新用途,藉此宣揚惜物減廢的風氣。

 

署方來年會在年宵市場繼續收集竹枝,並邀請更多團體參與升級再造。

 

減廢回收,一直是政府重點環保工作。環保署去年底推出《大型活動減廢指南》,協助活動主辦單位及相關持份者制訂廢物管理措施,以實踐減廢,推動乾淨回收,提升活動的環保水平。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