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陳茂波網誌談洪水橋新發展區

2015年06月28日
土地供應

土地供應:  洪水橋新發展區建議發展大綱圖。

土地供應

土地供應:  新發展區除了提供逾六萬個住宅單位,更會提供充足的文娛、休憩、政府及社區設施。

土地供應

土地供應:  新發展區亦會預留土地,供商業、科技及各類型產業發展。

none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早前我在「隨筆」中提及,短中期內我們正積極改劃合適的用地作房屋發展,以解我們目前房屋用地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時爭取時間推展多項新發展區計劃,讓房屋供應能盡早到位。剛展開第三階段社區參與的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便正正是這些中長期的新發展區計劃之一,它將為香港提供更多居住、就業和發展的空間,成為香港新一代的新巿鎮。

 

除了提供房屋用地外,洪水橋新發展區更因其地理上的優勢,可望發展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為整個新界西北的居民提供各類經濟、社區文娛和休憩設施,更可解決現時影響當區環境的「棕地」問題,為整體社會帶來極大裨益。請讓我為大家扼要說明新發展區最新規劃的幾個重點:

 

房屋及經濟發展

 

洪水橋新發展區將會提供房屋用地,供興建約60,100個新住宅單位,容納約173,000新增人口。新增住宅單位方面,約30,800個為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佔51%。這個公營房屋比例,主要是考慮到附近天水圍現時公營房屋過分集中的問題。我們認為,一個新巿鎮如果要有多元化的社區和蓬勃的地區經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要容納不同種類的房屋,讓各階層的巿民都可以在新市鎮內找到合適的居所,這樣社區內才可容納更多不同種類的經濟活動和就業機會,從而各階層的巿民都可以受惠。事實上,若連同天水圍一同計算在內的話,這一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將會是69%:31%。

 

另外,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另一項特色,則是預留了較高比例的經濟發展用地(約107公頃),供商業、物流、科技及各類型產業發展,加上附設在住宅發展內的商業設施,預料可以提供約560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當中包括約200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規模與四個現時金鐘的太古廣場(1期及2期)或兩個半尖沙咀海港城差不多,令洪水橋可望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樞紐。這項規劃安排主要是考慮到洪水橋的地理優勢,除了毗鄰天水圍、屯門和元朗外,在交通基建上,洪水橋日後往南可經「屯門 --- 赤鱲角連接路」前往機場和北大嶼山一帶,往北則有「港深西部公路」前往深圳前海一帶。如果我們能夠配合不同的經濟發展,包括辦公室、零售、酒店、物流、創新科技及檢測認證等產業,聯同建議的政府及社區設施,預料可以創造約150,000個新職位,為區內居民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同時紓緩巿民跨區就業的需要。

 

社區發展及交通基建

 

除了提供房屋和經濟用地,洪水橋新發展區另一個目標是希望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文娛樞紐。新發展區規劃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將提供充足的文娛、政府及社區設施,以服務洪水橋以至整個新界西北的居民。新發展區亦會改善區內及新界西北的交通網絡,包括建議興建新的洪水橋鐵路站,及引入環保運輸走廊和單車幹道,締造舒適、易行的社區環境。

 

改善棕地問題

 

現時新發展區範圍內,有約190公頃是「棕地」,即是已改作貨櫃貯存、物流、建築物料/機器貯存、修車場、物料回收場、鄉郊工場等用途的新界鄉郊土地,當中夾雜不少寮屋和其他臨時構築物。儘管我們明白這些「棕地」上的作業對香港有其經濟價值,但這些雜亂無章的「棕地」作業佔用大量土地、缺乏效率、亦影響環境。因此,洪水橋新發展區其中一個主要的目標,就是通過綜合規劃和提升基建,將現有已遭一定程度破壞的鄉郊土地,改為更合適的用途。政府會探討在合適地點發展多層工業大廈的可行性,或以其他善用土地的方式,提供空間容納部分有關作業繼續運作。

 

安置安排

 

新發展區的規劃已盡可能減少對現有居民的影響。然而,無可避免會有部分現有構築物需要被清拆。政府會為所有在新發展區內受發展影響的居民制訂合適的安排,包括為受影響並合資格的住戶提供原區安置,亦會參考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的補償及安置方案,考慮為受影響的清拆戶提供特設的補償及安置安排。

 

為期三個月的第三階段社區參與已於6月中展開,我誠意邀請大家就洪水橋新發展區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提出意見及建議。詳細資料可瀏覽「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的網頁

 

(以上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6 月28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



登記做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