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曾俊華網誌:豐收五月

2015年05月24日

none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執筆之時,電視新聞正在報道香港與內地基金互認安排終於落實,這確實是令人鼓舞的喜訊。自踏入5月以來,金融市場非常熱鬧。單以這個星期為例,除了星期五公布的兩地「基金互認」安排外,星期一開始,我們為特區政府第二批伊斯蘭債券(Sukuk)在全球多個城市展開路演,推廣香港的伊斯蘭債券發行平台;港交所主辦的「LME亞洲年會」在星期三開幕,推動商品期貨市場的發展;而財政部亦在星期四發行新一批人民幣國債。

 

為迎接內地金融市場逐步開放,我們多年來一直透過與內地市場實踐互聯互通,為香港金融業爭取更多發展機會,去年11月啟動的滬港通就是大家熟識的成功例子。我在2013年的財政預算案,公布證監會與內地相關機構研究建立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經過近兩年多的努力,具體工作終於完成,我感謝財經事務科與證監會同事,亦感謝中央政府和內地相關部委對香港金融發展的支持。

 

由於滬港通和正在籌備的深港通與普羅大眾關係較為直接,它們一直以來都較「基金互認」更吸引市民和新聞界關注。但在我看來,「基金互認」就好像基金的CEPA,對於香港金融市場的長遠影響,絕不下於其餘兩者,特別是從金融市場多元化發展的角度,「基金互認」對於我們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具有標誌性的意義。

 

根據互認安排,合資格的內地和香港基金只要通過簡易的審核程序獲得對方的監管機構認可或許可,便可直接在對方市場向投資者進行銷售。換言之,我們可以想像在不久將來,兩地的投資者都能夠有更多的基金產品選擇之餘,對於世界各地的基金同業,只要落戶香港就擁有了一個可以打入13億人市場的黃金機會,吸引力可想而知。這對於香港要打造成為亞太區首屈一指的資產管理中心和投資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事實上,香港的資產管理公司在去年就增加了8%至到1,070家,可見得業界已經早着先機,在香港開通基金互認平台之前,已率先作出部署。

 

香港金融業作為我們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多年來一直朝多元化和高增值方向發展,從未間斷,為擁有不同學歷、知識和技能的朋友提供大量優質的就業機會。目前的金融市場發展,與上世紀已不可以同日而語。以香港交易所為例,自從收購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之後,港交所的業務由原來的集中於證券交易和衍生產品市場,到近年商品期貨市場亦得到了長足發展,成交量創出新高。去年9月,LME旗下的結算所LME Clear正式投入業務,令港交所和LME能夠發展更多新產品和進軍新市場,而到12月,港交所再提出了第一批以人民幣計價的亞洲金屬期貨合約,迎接區內對於同類產品的龐大需求。

 

金融產業近年另一個重要發展,是伊斯蘭債券。特區政府在去年9月首次發行伊斯蘭債券,證實香港的法律框架和金融基建,可以成為發行伊斯蘭債券集資的平台。這個平台非常靈活,去年發行的首批債券採用了租賃安排結構,發行金額全數以實體資產作為支持;這次發行債券採用的結構,需要的實體資產部分大幅減少至三分之一。運用較少實體資產的結構發行這批債券,較符合私營機構情況,為有意發行伊斯蘭債券的私營機構樹立示範作用。

 

這個星期和其他金融方面的發展,絕非偶然,而是政府和業界多年來有意識地,把握國家和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帶領香港的金融業向更多元化、更國際化、更高增值的方向發展。這些工作需要長時間的規劃和扎實的研究,還要注意風險管理,不能只看預期的效益,也要防範不可預知的風險。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會「大鑼大鼓」,公眾和記者朋友未必容易留意得到這些工作,留意到也會覺得沉悶,但它們的重要性,相信會在不久將來得到驗證。

 

以人民幣業務為例,過去十年我們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國家政策,努力發展離岸人民幣基建和產品,向世界各地推廣使用人民幣,為國家金融改革作出貢獻,也為香港取得龐大的發展空間。今天,我們擁有超過一萬億元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貿易結算平台,也提供最全面的人民幣金融服務。

 

隨着全球經濟重心東移,亞洲對資產管理的需求不斷上升。過去十年,我們鋭意發展資產管理業務,透過針對性的稅務優惠,吸引全球資產管理公司落戶香港。現時,我們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資產管理中心之一,管理超過兩萬億美元的資產。國家也不斷支持我們,「滬港通」、「基金互認」及以往的政策不用多說,就是財政部在香港發行國債,除了有助我們的債券市場發展外,對香港的資產管理也有促進的作用,因為國債有不同年期,包括30年期的長債,形成人民幣國債收益率曲線,可以成為其他人民幣投資產品計價的參考,對開發這類資產管理產品非常重要。

 

我們在人民幣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已經打好了基礎,也取得一些成績,它們未來一段時間,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們正着手開拓商品期貨、債券市場、金融科技等業務,我希望在五年後、十年後,我們可以在這些方面也做出一點成績,令香港的金融業更多元化。今天香港的金融業已經不單是股市「炒上炒落」,如果有人要拍《大時代》續集,他們可以運用的題材肯定比23年前多上N倍,要掌握的金融知識當然亦要更多,也要更有國際視野,掌握全球各地的動態。

 

金融業和本地其他傳統優勢產業一樣,從來未因為我們已經掌握優勢而放緩發展步伐。相反,各產業一直都不斷自我更新和完善,配合國家以及亞洲的迅速發展,和環球經濟形勢的演變,無時無刻留意最新的發展機會,令香港整體經濟結構持續朝着更立體、更多元的方向進發。這種靈活多變的特質,正是香港經濟能夠維持長久生命力的動力來源。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5月24日在其網誌上發表的文章



稅務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