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港為投資首選地

2014年10月24日

none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

張(國寶)會長、李(波)司長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出席今日的第六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並在香港專題論壇跟大家討論共同關心的題目,特別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香港金融服務業能如何幫助中國資金及企業「走出去」。

 

香港獨具糅合中國優勢和全球優勢的條件,其作為國家的全球金融中心,當中有雙重意義,首先香港可以帶領世界把握內地的無限商機,同時香港雖位處中國一隅,但立足香港卻可管理環球商機,特別是以亞洲為重心的金融業務。故此香港是海內外商業機構在區內落戶和投資的首選地點。

 

與此同時,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多項獨一無二的優勢,包括完全自由的資金及資訊流通、歷經多次金融危機考驗的風險管理、匯聚國際資金及人才,以及與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接軌的監管制度及金融基建。最重要的是,香港一直是中國一個最重要的國際門戶,是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主要窗口和平台之一,無論在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各方面都和內地緊密相連。

 

以證券市場為例,香港擁有活躍的國際性證券市場,其優秀融資功能,除了能為內地企業籌集所需的資金,內地企業亦能通過符合本港的上市要求,提升透明度和企業治理水準,擦亮國際品牌,有助於走向國際。事實上,內地企業透過香港建立品牌的例子比比皆是。截至2014年9月底,約有857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市值約14萬4千億港元,總融資約4萬2千億港元。

 

內地金融同業亦積極把握這個機遇,不斷擴充它們在香港的業務,在香港開展業務的內地相關金融機構數目持續上升。截至9月底,共有28家內地證券及期貨公司已經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到了8月底,在香港受香港金管局監管的內地銀行有24家。

 

我們亦積極實踐《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把香港發展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為內地的個人和企業投資者提供高質素的理財服務。香港的基金管理總資產值,在亞洲區數一數二,從2010年年底的10萬億港元,增至2013年年底的16萬億港元,增幅近60%。香港證監會認可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零售投資基金,由2011年年底首批共四隻,增加13倍至2014年9月底的53隻。截至9月底,20家內地基金管理公司設立了分支機構。

 

離岸人民幣市場在過去十年的迅速發展更是有目共睹的。香港已經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餘額,從2010年年底的3,217億元人民幣,增加2.5倍至今年8月底的11,300億元人民幣。產品涵蓋基金、債券、保險、貿易結算和衍生工具等。

 

在這個基礎上,香港政府將制定政策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並致力協助內地企業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財資業務中心以及專屬自保公司等,使本港能更有效地扮演內地資金和企業「走出去」的橋樑。

 

隨着國家經濟持續穩步增長,跨境雙向資金流動越見頻繁。香港和海外的跨國企業會增加在內地的投資和商貿活動,對財資管理的需求有增無減。同時內地企業大規模「走出去」是個必然趨勢,對財資管理需求會持續增大。

 

這些跨國及內地企業在全球多處有營銷網絡,每天都有大量和大額收支項目,企業的財務管理體制很多時會將這些現金管理、收支和內部轉撥、債務融資、發票安排、外匯及利率風險管理等活動集中於一個中心處理以便管理。

 

由於香港資金自由流通,市場開放,全球主要銀行雲集,金融人才匯聚,我們相信這種優勢對有需要在境外設立財資中心的內地企業尤其吸引。它們可充分利用香港的優勢和金融平台進行跨境和境外的資金管理,以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率,促進資金流動的靈活性,以及更好地管理企業的風險。透過我們的衍生產品市場,內地企業可以有效管理其人民幣資產及對沖外幣匯率風險。

 

在稅務方面,為了使香港的稅制在利息扣減的環節上,對同一集團內公司之間在香港進行財資管理活動更為吸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正聯同金管局和稅務局檢討相關稅務安排,以吸引更多企業在香港設立財資管理中心。我們會繼續推展上述工作,以鼓勵內地大型企業在香港設立財資中心。

 

香港同時是內地企業設立專屬自保公司的理想地點,以有效管理企業境外業務的風險。中央政府於2012年6月公布一系列加強內地與香港合作的政策措施中,也包括「支持內地機構在香港設立自保公司,完善風險保障機制」。

 

內地企業的業務越來越國際化和分工精細,可透過使用專屬自保以減少保險費用及完善風險保障,一些較大型項目,例如油田、發電廠及基建設施等,或較難在直接保險市場投保,都可透過成立自保公司直接向國際再保險市場投保,從而把風險適當地分散。

 

另外,由於自保公司把其所屬企業集團的公司的風險集中起來,才安排再保險,可從而享受規模經濟的優勢;同時在與再保險公司商討再保險合約時,也較易爭取有利的條款,從而達到降低保費率、有效運用資源和加強風險管理等目的。

 

現時不少內地企業已於香港進行財資活動,考慮將自保公司也設在香港可帶來協同效應。所以香港十分適合作為內地自保公司的落戶地。

 

為進一步推動這方面的發展,我們提供了一系列規管方面的優惠,包括較低的資本和償付準備金要求,並已於本年3月立法寬減自保公司離岸業務的利得稅百分之五十至8.25%。香港市場亦有高質素的專屬自保管理人才以及精算、會計及法律等配套服務。同時香港有龐大的人民幣資金池,內地企業可通過在香港成立自保公司,把其風險在香港進行人民幣再保險,有助於它們減少匯率兌換方面的風險。

 

截至2014年10月底,獲授權在香港經營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共有155家,當中內地保險公司有16家。此外,隨着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可考慮通過在香港成立專屬自保公司,承保內地企業的境外業務及資產有關的風險,完善風險保障機制。現時已有兩家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專屬自保公司。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金正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糧草,必須準備充足,妥善管理。我相信準備「走出去」的企業一定能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設立區域總部、財資業務中心以及專屬自保公司等,管理跨境業務的資金需求及風險,為進一步擴展打下堅固的基礎。

 

謝謝。

 

(以上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10月24日在北京出席第六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香港專題論壇「香港金融服務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致辭全文。)



境外提款預先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