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香港大部隊出師仁川

2014年09月21日
出師仁川

出師仁川: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右)與單車隊教練黃金寶交談。

none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第17屆亞洲運動會已於上星期五在韓國仁川揭幕,香港區旗與參賽的亞洲其他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旗幟一起,在亞運會主場館上飄揚。今屆香港派出了破紀錄的472名運動員參賽,在31個比賽項目角逐獎牌。回顧2002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第14屆亞運會,香港參賽選手共218人,兩相比較,增加了一倍。

 

更多香港運動員取得亞運選手資格,可以與亞洲頂尖高手同場競技,切磋交流,建立友誼,增廣見聞,這對各位青年運動員來說是寶貴的經驗。有較多人合乎資格參賽,也反映本港運動員水平普遍提升。

 

今年夏季接連有幾個大型的體育比賽,先是7月在上海舉行的第12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接着8月在南京舉行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到了9月是仁川亞運會。學生運動會參賽平均年齡大約是15、16歲,青奧是14至18歲,亞運的年齡限制則視乎不同項目而定。三個運動會湊巧今年相繼舉行,正可以體會到不同年齡運動員的發展歷程,從香港運動員的表現來看,可謂傳承有序。

 

首先,在中學生的層面,香港代表團在上海全國學生運動會中奪得一金三銀四銅共八面獎牌的優異成績,在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參賽代表團中,總成績位列第十名,屬中上水平,我們的學生還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至於在南京青奧會,香港取得二金四銀一銅的佳績,超越了四年前於新加坡青奧取得兩面銀牌的成績。

 

優秀運動員不是一朝一夕打造出來的。他們從小開始艱苦訓練,持之以恆,才能夠拿取大賽資格奪取佳績。支持他們的親友、師長、教練,乃至體育界持份者都各自發揮作用,配合支援系統,運動員才能夠在比賽場上脫穎而出。

 

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於學校層面推廣體育,吸引更多學生參與運動,從而發掘和培養年輕運動員。為了協助具運動潛質的低收入家庭學子能追求在體育上的目標,我們與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合作,去年推出「學生運動員資助先導計劃」為這些學生提供支援,共有363間學校參與。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下的「校長推薦計劃」及「自薦計劃」,對在體育範疇取得卓越成績的學生作出肯定。八所大專院校現接受體院或港協暨奧委會推薦運動員的入學申請,並因應情況,為在學運動員提供彈性安排,方便他們受訓及參賽。我們由今年起還推出了「多元卓越計劃」,包括推薦在體育方面表現優秀的中學畢業生升大學。

 

在學生普及運動的基礎上,可以選拔有潛質的運動員。政府透過資助各體育總會,發展梯隊計劃,培育年輕運動員接班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自2009年開始向各體育總會提供額外資源,優化他們的梯隊培育系統,以培植年輕運動員接班。就本年度而言,共有來自51個體育總會的約9,000名青年運動員參與此計劃,涉及撥款接近1,700萬元。此外,現時超過300名青少年獎學金運動員達到要求表現水平,正在體院接受定期的精英培訓。政府新增撥了資源,加強教練支援、技術提升、善用運動科學以及多辦本地及外地集訓,以提高運動員的水平。多方面配合下,希望讓運動員在體育、教育及職業方面都得到平衡發展。

 

緊接亞運於10月18日至24日舉行的第二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香港代表團也陣容鼎盛,有123名運動員參賽。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9月21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



全港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