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讓「五四」精神發揚光大

2014年05月04日

none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今天是5月4日,是大家都知道的「五四」紀念日。一算年份,「五四」運動至今95周年了。它是青年運動,當年的青年若能活到今天,都已是老壽星。然而「五四」的精神常青,值得今天的香港青年好好重溫和學習。

 

回顧一下,會發覺當年豎立的里程碑上好些應該達到的目標還未真正達到,有些遺漏了的目標應該補刻上,而有些目標則在經歷歲月風雨後,已湮沒無聞了。繼承「五四」精神,就是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和抱負,認清楚應當確立的目標,在「五四」開拓出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1919年的「五四」運動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針對北洋軍閥政府喪權辱國的學生救亡運動,二是針對傳統文化和西方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兩者的共通點是反帝、反封建,呼喚「德先生」、「賽先生」,尋求中國的富強和現代化。近百年來,這條上下求索的道路艱難曲折、幾經轉向,甚至曾經走進「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死胡同。今天,可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但內外局勢不斷劇變,經濟、文化、科技急速發展,以至社會心態、自然生態都在加快變化。認清目標、方向,仍存在巨大考驗。

 

「五四」運動的成就非常巨大,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嶺,為中國此後波瀾起伏的革命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可是它也是近代史上最值得反思的運動,近年來,海內外學者就此有過大量的思考,思考都超越了這個運動本身,而着眼於國家、民族以至世界的前途、命運。

 

回過頭去看,當年運動的狂飆是在國家民族陷於水深火熱、「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刮起的,年輕知識分子以尋找國家民族出路為己任奔走、呼號、求索,甚至參與到不同政治主張的救亡運動實踐中去。回過頭去看,這些運動波瀾壯闊、可歌可泣,在大浪淘沙中產生了無數風流人物,燦若繁星,成就驚世,令人嚮往。

 

可是今天以「後見之明」觀之,在肯定運動的主流時,也不難看到當年不乏病急亂投醫、未經深思熟慮的主張。例如在「西學東漸」下對自己的優秀的文化傳統完全失去自信,視為糟粕,而對外洋一些未經考驗或已在原產地受到質疑的東西奉若神明,視為圭臬。當年一些文化思想先驅甚至對中國前途有「漢字不死,中國必亡」的「斷症」。今天回顧,這真讓人捏一把汗。很多經不起實踐考驗的東西,如今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可是有些直至今天仍固執地左右着人們的思想、行為、決策。這些不斷引起反思。

 

世界也在反思。近百年來,人類社會發展迅速驚人,政治、經濟、科技、藝術、倫理、民生都面貌一新,世界彷彿正駛進一個沒有海圖的新水域。這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總結、反思,早些年的「文明衝突論」、「歷史的終結論」因而引起國際關注。最近,一位法國經濟學家的新著《21世紀資本》引起的熱烈爭論,正方興未艾。

 

今天的香港年輕一代,相對於前人,應該有更廣闊的眼界和襟懷,更加有民族自信。他們應該可以注意世界的最新動向,既吸收世界的新知,也繼承傳統的精華,並在這基礎上,把以國家民族前途為己任的「五四」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今天早上到金紫荊廣場主持青年制服團隊的升旗禮,看到年輕人朝氣盈盈,我對香港的年輕一代滿懷信心。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5月4日在其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



基本法 選民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