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Twitter Sina Google Plus
琴音裊裊

琴音裊裊:  蔡昌壽年輕時被古琴的音色深深吸引,一直醉心鑽研造琴技藝,他收的徒弟必須懂彈琴。

口傳心授

口傳心授:  二十年來,蔡昌壽已傳授斲琴心得予逾三十名學生。

一代宗師

一代宗師:  蔡昌壽開設研究班和斲琴學會,培養人才,發揚斲琴文化。

圓師遺願

圓師遺願:  為圓恩師徐文鏡的遺願,蔡昌壽於80年代重造《鏡齋十二琴銘》的12張琴,由饒宗頤教授題寫銘文。

親身感受

親身感受:  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興華希望觀眾透過展覽,了解每張古琴背後的故事,觀眾可在場內試彈古琴。

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  名為《秋水》的古琴製於明代,藏者吳英卉表示,曾有琴友彈奏此琴時彷彿嗅到絲絲幽香而立志學琴。

精挑細斲

精挑細斲:  造古琴有「尋、斲、挖、鑲、合、灰、磨、漆、絃」九個步驟,需時至少一年。

香江琴緣∶古琴的承傳

2014年01月05日

「琴、棋、書、畫」以琴為四藝之首。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超過三千年。高山流水覓知音,古代文人都愛琴。琴家造琴彈奏,將傳統手藝和表演藝術二合為一。

 

古琴有別於其他樂器,音色較爲深沉。但樂器廠少東蔡昌壽卻偏受琴音吸引,60多年前一聽難忘,從此對古琴深愛不渝。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古琴聲很舒服。我甚麼樂器都造,包括古箏、琵琶,但我偏愛古琴。」蔡昌壽來自樂器世家,祖父蔡春福清末在廣州成立「蔡福記」樂器廠,製造古箏、二胡及西洋樂器等,其後父親把生意遷來香港。蔡昌壽鍾愛古琴,更隨古琴家徐文鏡鑽研造琴技藝,浸淫其中,轉眼60多年。

 

古人稱造琴為「斲」琴。「斲」音琢,是「劈、削」的意思。製作一張良琴,要經過「尋、斲、挖、鑲、合、灰、磨、漆、絃」九個步驟,可謂集木藝、漆藝、書法、音樂於一身,至少需時一年。

 

一如中國其他傳統工藝,斲琴藝術也是「口傳心授」,在歷代琴人、斲琴人之間流傳。蔡昌壽的師傅徐文鏡在50年代創作《鏡齋十二琴銘》,以12首詩配對12張古琴。可惜徐文鏡眼疾惡化,最後只能親斲七張。到了80年代,蔡昌壽決定重造這12張琴,更邀得國學大師饒宗頤題寫銘文,完成了恩師的遺願。

 

文人相交 重義輕財

 

蔡師傅與饒教授素有交情。文人相交,重義輕財。饒教授曾託蔡師傅修理古琴,事後以《斲琴圖》相贈,表達謝意。而蔡師傅亦親斲「萬壑松」一琴,並刻上《斲琴圖》的題字,作為銘文。

 

琴緣一生 光耀藝海

 

50至60年代,內地古琴藝術一蹶不振,蔡師傅在香港仍堅持修斲古琴。1992年,他罹患食道癌,幸得琴友謝俊仁醫生治癒。及後蔡師傅無法親手造琴,在謝醫生鼓勵下開設「斲琴研究班」,多年後成立「蔡昌壽斲琴學會」,致力培養斲琴人才。過去20年,蔡師傅已將斲琴技術傳授30多名學生。

 

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踏入第十個年頭,香港文化博物館特與「蔡昌壽斲琴學會」合作籌辦「香江琴緣」展覽,介紹古琴藝術如何在香港薪火相傳,市民亦可從《鏡齋十二琴銘》和《斲琴圖》,細味徐、蔡、饒三位大師的藝海因緣。

 

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興華希望展覽有助市民了解古琴藝術,明白每張古琴背後均有一段故事。他說:「我覺得整個展覽的重點在於一個『緣』字,一代一代的琴人、琴家和斲琴師傅之間的關係。每張琴灌注了濃厚感情,細閱蔡師傅徒弟們的造琴心得,便知道老師如何用心教導他們,如何把心血灌注琴上。」

 

展覽亦展出蔡昌壽師徒的作品,羅列古琴的結構、彈奏特色,並介紹造琴技藝的承傳現況。現場更重設蔡師傅的斲琴工作室,透過實物介紹製造古琴的主要工序和技巧,讓市民在清音背後,感受斲琴人的靈心巧手。

 

欲知展覽詳情,請瀏覽文化博物館網頁



文化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