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迅速應變 防洪有法

2017年03月12日

即時掌握

即時掌握:  渠務署總工程監督黎超良說,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內備有各式各樣的設施,加上巿民網上「報料」,有助中心職員了解街上水浸情況,迅速派員處理。

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緊急事故控制中心設有大型電視幕牆,顯示各區主要河流、水道和明渠的實時影像,讓中心職員隨時掌握最新情況。

修復有法

修復有法:  渠務署採用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讓工程人員修復九龍灣一條長約十米的雨水渠時,無需鑿開大幅路面。

準確無誤

準確無誤:  工程人員在工地利用鏡頭監察軟管導入過程。

省時便民

省時便民:  渠務署工程師梁灝駿(中)說,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和螺旋纏繞修復技術均可縮減封路範圍和時間,降低工程期間對交通和市民的影響。

香港屬亞熱帶地區,每年平均降雨量逾二千毫米,並有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到訪」,每逢特大暴雨,新界北部鄉郊低窪地帶和市區部分舊區均面臨水浸風險。渠務署時刻警覺,因應天氣變化採取應急措施,也積極推行多項改善工程,提升各區的防洪能力,保障市民。

 

渠務署轄下設有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協調渠道和水道淤塞的緊急清理工作、處理水浸報告,並向政府相關部門和市民發布信息。

 

中心24小時運作,在一般天氣下,職員接聽渠務署熱線電話的來電,處理有關渠務的求助。

 

當天文台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和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中心的統籌角色更形重要,署方會增派人手,由總工程師帶領三、四十名職員,分三組處理九龍和新界南、新界北、港島區水浸問題。

 

實時監察  迅速應變

 

中心設有大型電視幕牆,顯示各區主要河流、水道和明渠的實時影像,也播放天文台、運輸署資訊和各電視台的即時新聞,職員隨時掌握最新情況。

 

各監察點的雨量和水位數據亦會經遙測系統不斷傳送至中心,當水位達到警界線,讀數會轉為紅色,職員隨即安排在外候命的工人到場跟進,且在有需要時通知其他部門採取救援或疏散等應變措施。

 

渠務署總工程監督黎超良說,除了實時監察系統,市民提供的水浸資料也有助了解街上情況。

 

「遇上渠道淤塞或水浸,有些市民會即時拍照,甚至拍攝短片上載臉書群組,我們看到後,會立即安排工人處理。」

 

渠務署在雨季收到較多求助屬意料中事,但原來在寒風刺骨的日子,他們接獲的求助也會上升。

 

黎超良說,去年1月,天氣持續寒冷,署方收到的求助個案較以往增加三、四成。

 

「市民在家洗碗和棄置食物殘渣,油分會流入污水渠,遇冷凝固,阻礙水流,部分甚至黏在渠的內側,導致瘀塞。」

 

除了應付突發事故,渠務署亦未雨綢繆,定期檢查雨水和污水管道,確保渠道暢通。

 

該署目前管理全長逾4,500公里的雨水和污水管道,不少舊區管道已使用超過30年,逐漸老化和損耗,嚴重者或引致塌陷,影響交通、環境和公眾安全,署方已按需要展開修復工程,並採用先進技術,做好預防工作。

 

先進技術  修復渠管

 

近年署方更換和修復渠管多採用「無開坑式」技術,與傳統的「開坑式」復修方法比較,優點是無需挖掘整段路面。

 

「無開坑式」技術中最常用的是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工人先在渠道一端的沙井,用壓縮空氣將約五毫米厚的聚酯纖維軟管套入原有渠管,當軟管到達另一端的沙井,工人再將蒸汽或熱水導入軟管內,使它變得堅硬,成為新渠管。

 

渠務署工程師梁灝駿說,這方法可縮減封路範圍和時間,降低工程期間對交通和市民的影響。

 

「以一條長十米的雨水渠為例,如果我們採用開坑式工程,工期最少三個月,但採用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只需約三天便可完成整項工程。」

 

由於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只適用於乾涸的雨水渠,渠務署去年9月引入另一種「無開坑式」新技術,即螺旋纏繞修復技術,修復仍有水流的污水和雨水幹渠。

 

署方去年已運用此技術修復油麻地窩打老道兩段直徑105厘米、共長115米的污水渠,需時僅三星期,較需時半年的「開坑式」技術,大幅節省工程時間,對巿民和交通的影響也減至最低。

 

目前署方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修復一段污水管,也是採用這項技術,預計3月底竣工。



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