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並肩作戰

並肩作戰:  由弱能人士和警隊義工組成的特能龍舟隊已整裝待發,期待在西貢舉行的賽事中創出佳績。

同舟共濟

同舟共濟:  特能龍舟隊每隊20人,弱能人士與紀律部隊的義工各佔一半,合力完成400米的賽事。

打成一片

打成一片:  警隊義工陳凱港(前排左)和有自閉症的隊友鍾梓晴(前排右)都是特能龍舟隊的創隊成員,多年來建立深厚感情。

不斷進步

不斷進步:  鍾媽媽指兒子最初連握槳都不太懂,現在已是隊中的「大哥哥」。

傷健共融

傷健共融:  警隊義工譚雅靜(右)十分欣賞弱能隊員的專注、投入和全力以赴的精神。

發揮所長

發揮所長:  馮淦漳雖有自閉症,卻喜愛運動,媽媽也一直支持,每周帶他參加龍舟訓練。

排除萬難

排除萬難:  訓練統籌陸一器當初曾懷疑特能龍舟隊能否持續下去,事實證明隊員上下一心,以毅力成功克服挑戰。

特能龍舟 划出個未來

2014年06月01日

端午節到了,龍舟健兒都整裝待發,爭取奪標。芸芸參賽隊伍中,由弱能人士和警隊義工組成的特能龍舟隊特富人情味,20位隊員齊心合力,不分你我體現傷健共融,期待在西貢舉行的賽事中創出佳績。

 

「一起上、一起落,辛苦都要繼續划,衝線可以吃燒豬!」26歲的鍾梓晴是鄰舍輔導會特能龍舟隊的創隊成員之一,有自閉症和輕度弱智,不擅辭令。鍾媽媽為了擴闊兒子的社交圈子,一直鼓勵兒子積極參加不同活動。

 

鄰舍輔導會2007年創立特能龍舟隊,鍾梓晴能徒手游50米,符合基本條件,於是加入受訓,正式成為隊員。此後,他每年都參加龍舟競渡,甚至代表香港到內地參賽交流。



鍾媽媽說,兒子加入龍舟隊初期比較被動,做暖身運動都「慢半拍」,握槳姿勢也要幾經教導,但現在已成為隊中的「大哥哥」。她覺得兒子不斷進步,全賴教練和紀律部隊義工悉心教導和協助。她說:「警察上班時雄赳赳的,想不到跟我們的孩子相處也很有耐性。」

 

警隊義工陳凱港,人稱Harbour Sir,也是特能龍舟隊的創隊成員。他擅泳又懂拯溺,七年前獲友人邀請加入,起初不懂與弱能隊友溝通,但日子久了,友情日深。「我們的口號是『一槳一槳拉』,慢慢拉出彼此的友誼和感情。」

 

陳凱港表示,起先本以為是為他們服務,七年過去,才發現自己從弱能健兒身上學會了很多,感受最深的是「珍惜」兩字。

 

他說:「人生有很多選擇,但這類孩子的選擇不多。我坐在他們旁邊,他們從來沒有選擇放棄,也從來不覺得辛苦,反而比我們更積極、更努力。划龍舟講求團隊合作,人生也一樣,有時你快,有時我慢,但只要朝着目標進發,總會達到。最重要是懂得珍惜和享受。」

 

傷健共融 無分你我

 

另一位警隊義工譚雅靜受Harbour Sir感染,四年前加入特能龍舟隊。談到與弱能健兒合作之道,她指隊員都懂得互相遷就、互相支持。「不可以說只有義工們在遷就他們,他們同樣也在遷就我們。訓練時,大家根本不分你我、不分強弱。」

 

每周一起練習,譚雅靜最欣賞弱能隊員專注、投入和全力以赴的精神,即使教練叫停,他們仍繼續堅持。有一次,全隊練習覆艇應變,弱能隊友的表現尤其令她難忘。

 

「那天下大雨,水溫較冷,我希望練習快點完成,甚至立即返回岸上。但弱能隊員對下水已做好準備,沒投訴水冷,也沒說要盡快到艇上去,反問為何練習這麼快就完,要不要多做一次? 他們認為再做一次,表現就會更好。」

 

馮淦漳與譚雅靜搭檔,也在四年前加入。今年20歲的他雖有自閉症,卻喜愛運動。「划龍舟很好玩,覺得他們(警隊義工) 很厲害,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比賽當然想贏,但輸了也不要緊,因為已經盡力。」

 

馮媽媽目睹淦漳日漸成長和進步,十分欣慰,每星期都帶他到西貢海灘參加訓練。龍舟隊練習時間正值中午陽光最猛烈的時候,馮太笑言女士都愛美白,曾對兒子說:「你是否真的喜歡划龍舟? 不然媽媽寧願留在家裏休息。」為了兒子,最後還是決定暫時放棄自己的「美白事業」。

 

特能龍舟隊訓練統籌陸一器表示,要訓練弱能隊員與紀律部隊人員合作,對教練本身也是一項挑戰。他當初也曾懷疑龍舟隊能否持續,但事實證明,隊員上下一心,憑毅力克服技術上的種種不足。他覺得隊員的自我要求很高,已是心態成熟的運動員,致力爭取佳績。

 

鄰舍輔導會今年已是第七年協助西貢區龍舟競渡會舉辦特能共融龍舟賽事。端午節當天,大會安排兩場本地特能龍舟賽事,多個機構共派出300人參加,弱能人士和紀律部隊義工各佔一半;另一場則由七隊來自兩岸四地的特能龍舟隊一較高下。至於下月初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鄰舍輔導會也會派兩支特能龍舟隊參賽。



活出健康新方向 全港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