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圖片

香港特色: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右2)與一群年青發明家,應「金茶王」羅德(右)之邀,品嚐他的「港式奶茶」。

年青發明家向金茶王取經

2010年12月27日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以沖調「港式奶茶」為喻,勉勵本地年青發明家運用創意、勇於嘗試,在創新和科研道路上努力,創造迎合顧客需要的香港品牌。

 

     劉吳惠蘭接受了今年「國際金茶王」比賽冠軍羅德師傳的邀請,還相約數位年青發明家,一起到羅師傳工作的茶餐廳品嚐他的「港式奶茶」。

 

     她表示,在芸芸稱得上代表香港地道飲食文化的食品中,只有「港式奶茶」獨以香港命名,可見其獨特性和代表性。

 

用心調校一份堅持

 

     根據業界的數字,香港人每年飲用的奶茶高達10億杯,數量驚人。近年,在業界及香港咖啡紅茶協會等組織的積極推動下,「港式奶茶」成為了香港的品牌產品,聲名不脛而走,並衝出香港成為許多海外和內地城市的潮流飲品。

 

     羅德表示,要調校一杯好茶,除了要在茶葉、奶、糖、火候、時間、沖茶手法各方面配合得宜外,最重要是「用心」。

 

     劉吳惠蘭說,「港式奶茶」品牌的誕生,正正就是源於一代一代茶師傅的默默耕耘,以個人獨特的創意和風格,「用心」調校,經過無數的嘗試和一份堅持,創造出迎合顧客口味的香港品牌。

 

     她說,香港其實有很多年青人有心在創新科技上發展,他們有的是熱誠,若得到適當的鼓勵和支援,他們便可追求夢想。當局希望可從政策方面,推動和鼓勵年青人發揮創意。

 



香港人才毫不遜色

 

     獲邀出席茶聚的「星之子」陳易希表示認同,他指出,很多香港人,包括他自己,自小對科研興趣濃厚,但有部分人可能擔心出路的問題,沒膽量去堅持;但他認為香港的人才在國際上毫不遜色。

 

     陳易希正在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就讀4年級,他在2004年以「智能保安機械人」,贏得第55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殊榮,翌年獲小行星命名,是香港第一代「星之子」。

 

     就讀聖保祿學校的中七生楊穎琪亦是座上客,她利用暖手包內的粉末,處理水中的重金屬,獲得今年的「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計劃」一等獎。她說,很高興政府大力推動6項優勢產業,包括創新科技及創意產業。

 

累積經驗不斷嘗試

 

     在協恩中學就讀中五時,以測試人類在咬緊牙關時是否可發出更大力度的測試器,在「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計劃」獲得三等獎的連珮珩表示,6項優勢產業中的檢測和認證,可以幫助科學發展,亦可為唸這個科目的學生創造多一條出路。

 

     劉吳惠蘭說,「金茶王」羅德是積累了數十年經驗,經過反覆不斷嘗試,才能沖出一杯迎合顧客口味的好茶。科研工作也是一樣,是需要經年累月不斷嘗試、不斷創新,甚至要經歷失敗;但只要持之以恆,不輕言放棄,最終一定取得成果。

 

     利用藍綠藻厭氧光合作用提供光合氫,從而發電的迦密柏雨中學中七生陳凱誼,認為羅德的經驗,可啓發年輕人要更努力,不要怕捱苦。

 

     既然有機會與「金茶王」見面,這批年青發明家把握機會向對方推薦與奶茶有關的發明概念。陳易希表示,希望能發明一部「沖茶機」,以機器模仿知名沖茶師傅的「手勢」、倒茶和奶的角度、高度等,使愛茶人士可在家沖調香滑的奶茶。

 

     楊穎琪希望能發明電動奶茶器,利用「打蛋器」的原理,沖出香滑的奶茶;陳凱誼會研究能否利用沖茶後剩餘的茶葉,加進藍綠藻,以產生氫氣來發電;連珮珩則會研究奶茶味的能量飲品。

 

     劉吳惠蘭說非常欣賞「港式奶茶」所反映香港人運用創意、勇於嘗試的精神,希望香港的科研新一代,也能從中得到鼓勵和啟發。

 

     按此見劉吳惠蘭「從『港式奶茶』談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