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宗:政府會努力修補社會撕裂

2019年11月10日

香港多年來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之一,擁有頂尖國際商貿和金融都會的地位,關鍵在於幾代港人勤奮不懈、富創業精神、求創新和進步,再加上良好的營商環境、獨立的司法制度、資訊自由流通、資金流通不受限制、奉行低稅率簡單稅制,以及開放、包容及多元的素質等優勢。

 

正因如此,香港是跨國公司開設區域總部及辦事處的首選地點。在港的海外及中國內地企業和初創企業數目近年持續增長。在2019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有9,040間,較2017年的8,225間上升9.9 %,當中有1,541間為地區總部。同時,就業人數亦創新高達493,000人,較2017年的443,000人上升11.3%。公司主要來源地以中國內地居榜首(1,799間),其次分別為日本(1,413間)、美國(1,344間)等。這些企業不單帶來資金,並為香港創造職位,增加香港的競爭力。

 

香港亦是理想的初創企業基地。在政府及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初創企業家能夠夢想成真。香港的初創企業環境近年急速發展,2019年初創企業共有3,184間,較2017年的2,229間上升42.8%,共聘用超過12,400人,較2017年的6,300人大幅上升接近一倍(97.4%)。本港初創企業社群國際化,有34%的創辦人來自世界各地,當中居首位的是美國(15.4%),其次為中國內地(14%)、英國(12.5%)等。這些初創企業的主要業務包括金融科技、電子商貿、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科技、資訊等。

 

事實上,本港有不少青年希望達成創業大計,一展所長。但他們始終剛剛投身社會,由於資金或經驗不足,在缺乏支援下難免有單打獨鬥的感覺。

 

有見及此,政府近年與各界攜手合作,大力支持青年創新創業,成功推出多個計劃,並取得初步階段性成果。

 

首先,由我出任主席的青年發展委員會轄下青年發展基金自2016年成立至今,合共批出配對資助額予九間非政府機構推行青年創業項目,並成功協助約100個青年團隊,涉及約190位青年創業者。值得高興的是,有個別項目衝出香港,成功打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拓展內地市場,涉及資訊科技、互聯網及專業服務等行業,可見基金成就了不少青年的創業理想。

 

青年發展委員會已於2019年3月推出兩項全新資助計劃,為有意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更到位的創業支援和孵化服務。各界對兩項計劃的反應踴躍,共接獲40多間香港非政府機構的申請。

 

此外,透過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政府積極資助及舉辦能提升青年社創能力的項目,達致扶貧、防貧的目標,培育了逾2,700位潛在的年輕社會創業家。社創基金亦為社會創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援,現時獲基金資助的160個創新項目中,逾半數由青年提出,涉及的資助總額約2,600萬元。

 

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亦透過其培育計劃,為初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援,現時共有約500間初創企業參與。此外,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為本港大學團隊成立的科技初創企業提供資助,協助將其研發成果商品化。過去三年,計劃共資助了134間初創企業,資助總額達7,200萬元。

 

為支持初創青年創業和文化藝術發展,政府已推出青年共享空間計劃,以民、官、商三方協作的模式,提供平台讓已活化工廈和商廈的業主撥出樓面作為共用工作空間或創作室。

 

計劃一直獲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至今共有12個物業參與計劃,提供合共超過11萬平方呎空間,服務超過1,300名青年。我曾到訪不同的項目,親身見證計劃的成效。青年在計劃下開拓創新創業的天地,一步一腳印,實踐創業大計,實在令人感到欣慰。

 

近月受社會事件影響,本港經濟已步入技術性衰退。2019年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99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18.3%。2019年第三季的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64億元,按年下跌11.7%,這是自2003年第二季沙士爆發以來最大的按年跌幅,反映社會事件重創零售和餐飲業,經濟狀況欠佳令消費情緒疲弱。

 

此外,7月至9月本港總就業人數略低於一年前水平,減少約8,200人至3,855,400人。隨着街頭暴力持續和經濟前景欠佳,預期整個勞工市場將會面對相當大的壓力。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發展。

 

國家主席於上星期在上海會見行政長官,體現中央對特區政府的堅定支持,為香港注入強大動力。香港當務之急是停止暴力,凝聚廣大奉公守法、熱愛和平市民的正能量,齊心協力,共同恢復秩序,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

 

特區政府會努力修補社會撕裂,廣開言路,與社會各階層對話及溝通,同時認真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我們亦會繼續鞏固香港的傳統優勢,投資未來,培育人才,促進社會向上流動,提升本港的人力資源,加強香港的軟實力和長遠競爭優勢,確保香港長遠發展。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1月1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