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性房屋已惠及逾千家庭

2019年11月2日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經各界努力,過渡性房屋漸獲社會接受,各機構至今提供逾600個單位,為逾1,000個家庭帶來紓緩;加上已知新項目,可供單位逾6,000個。

 

陳帆今日在「同行‧共創 過渡性房屋」專題研討會上表示,兩年多以來,過渡性房屋由零開始,由概念變成現實。經過社福機構、專業界別、政府和商界共同努力,過渡性房屋漸獲接受,各機構提供單位有所增加,連同早前公布落實的項目和今日公布的新項目,前後可提供單位超過6,000個。

 

他指出,過渡性房屋具備多元化、多方合作、寸土必爭三大特色,其中,多元化體現於房屋供應來源,以及服務對象和範疇。來源方面,過渡性房屋包括並未修葺的殘舊住宅、改裝停辦的小學、以組裝合成技術興建的新樓房;服務對象則廣及家庭、老人、少數族裔,以至青年人;所供服務包括家庭支援、技能提升、生涯規劃,以至融入社會輔導等。

 

多方合作則指過程中與民共議,民、商、官之間持續互動。陳帆指出,政府免收相關土地的租金或其他費用,以至預留50億元承擔建築費用,並在資金到位前協助志願團體申請其他資助計劃,足見政府在推動過渡性房屋的務實態度和決心。

 

至於寸土必爭,陳帆不認同過渡性房屋乃杯水車薪的看法,他認為此類房屋能為處於困境的人士提供紓緩,並帶來希望。他強調,政府不會放棄每個能帶來改善生活的契機。

 

施政報告定下未來三年共提供一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陳帆指,該目標是個挑戰,但他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足以完成使命。

 

陳帆在會後會見傳媒時表示,政府至今約有20幅土地可興建逾一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其中包括以象徵式一元代價向恒基地產借用錦田江夏圍的土地。該土地借用期為七年,可提供2,000個單位。

 

他說,政府借用該地作過渡性房屋發展,該地借用期滿後歸還恒地,至於日後任何其他用途則與此無關,發展項目一律須向城規會申請。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