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廠復活 織出新意

2019年5月25日

南豐紗廠曾是紡織業龍頭,但隨着經濟轉型,一度成為貨倉。為了傳承香港紡織業和孕育無窮創意,並配合政府活化工廈政策,昔日的四廠、五廠和六廠現已改建為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南豐作坊和南豐店堂,以新內涵迎接遊人。

 

時光倒流 紡體驗

 

走進位處荃灣、煥然一新的南豐紗廠,遊人可到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欣賞藝術品,參加導賞團和工作坊,認識香港紡織業的歷史。

 

館內的陳廷驊基金會展廳重塑60年代廠房,陳列昔日紡織品,更設示範時間,由專人操作紡紗用的併條機。

 

旅居荷蘭的港人劉碧麗回港探親期間,與朋友麥淑明一起到南豐紗廠遊覽。她們參加手工紡紗工作坊,學習製作紗線。

 

「紡紗時要一邊轉動工具,一邊拉線,力度和速度需適中,一點也不容易。」劉碧麗說。

 

麥淑明則從紡紗的過程領悟人生道理。「手工紡紗的精髓在於由人手靈活調節,鬆緊適中才能做出上佳紗線,正如我們處世也要取中庸之道。」

 

新舊融合

 

其他展廳是藝術家舞台,以千變萬化的表現手法和主題展示紡織藝術品。

 

藝術家陳麗雲以南豐紗廠工人的工作紀錄和單據製成碎紙條,編織獨一無二的作品,取名「Fabric of CHAT」。

 

陳麗雲說:「這件作品看上去似乎是一匹布,但其實是歷史紀錄。創作時,我邀請市民參與,一邊編織,一邊閒談,藉此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喚起他們對香港紡織業歷史的回憶。」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傳訊主管蘇綽玲說,南豐紗廠舉辦不同展覽和工作坊,除了向遊人介紹香港紡織業的輝煌歷史,也展示紡織業多變和創新的一面。

 

「這裏曾是廠房,是生產的地方,現在我們也生產,不過成品是歷史和藝術展覽,也會示範操作舊機器,讓觀眾體驗和了解紡織業昔日的狀況。」

 

紗廠活化後仍保留不少原有建築特色,如後樓梯的舊窗框、滅火用的太平桶,無一不成為遊人打卡熱點;一幅幅本地藝術家創作的壁畫,更令大專生陳振軒和朋友流連忘返:「活化舊建築可以把這地方的故事融入現代,不至於被人遺忘。」

 

企業 推動創新

 

南豐紗廠現時有不少商戶進駐,儼然成為孕育時裝界初創企業的基地,協助企業發展品牌。

 

黃家恆受失明父親啟發,與朋友一起研發智能戒指。智能戒指利用骨傳導技術傳送聲音,連接手機後,用家可直接聲控多項功能,包括接聽電話、收發文字信息等,而且聲音只有用家一人聽見,私隱度高。

 

這款智能戒指獲南豐紗廠旗下的南豐作坊投資基金支持,提供工作空間、零售店鋪和資金支援等。

 

南豐作坊聯席總監陳浩揚說,雖然香港經濟已轉型,但時裝紡織業仍充滿機遇,他希望藉由支持初創企業,為香港引進新思維、新科技,推動業界創新。

 

活化工廈 轉變

 

南豐紗廠2014年起改建為融合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和培訓初創企業的基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重啟活化工廈計劃,並加入新元素,包括要求改裝的工廈將10%樓面面積用於政府指定用途,例如供藝術和文化界、創意產業和創新科技界使用的營運空間,配合香港不斷轉變的社會和經濟需要。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