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具優勢成灣區創科先鋒

2019年4月1日

張翼卿主席(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主席)、梁享南總編輯(《明報》總編輯)、王瑞軍廳長(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各位嘉賓:

 

今天早上非常高興獲得《明報》的邀請出席「香港再定位」高峰論壇。我知道這個活動是慶祝《明報》創刊60周年的重點活動,事實上,為了慶祝《明報》創刊60周年,貴報舉辦了一系列活動,我至少也參加了三個。除了今日出席「香港再定位」高峰論壇,5月20日應該亦會有一個大型慶祝酒會,剛剛在早幾天我亦簽了一份賀辭給《明報》。一般來說,某一個機構有重大的活動,慶祝周年,特首辦的處理方式是要我在幾個活動中選一個,否則時間難以分配。對於《明報》集團,我是行政長官,但亦是《明報》的忠實讀者,由中學時已開始閱讀《明報》,差不多是從不間斷。雖然《明報》近年一些求真、求是、揭秘式、調查式的報道為我的同事帶來一些麻煩,但對於這個傳媒,我覺得是值得我們重視和尊敬。

 

今日的論壇,我原本一直以為只是稱為「香港再定位」,所以基於我擔任行政長官也有21個月,本來想與大家分享一下香港在過去21個月我自己的體會,香港在各方面怎樣可以「再定位」。但在兩日前看到整版廣告,原來還有一個副題,就是討論「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再看看獲邀的主要演講嘉賓,都是我在創科的合作夥伴,包括立之(港科院創院院士徐立之教授)、Sunny(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查毅超博士)、Albert(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還有未到的小加(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李小加),因為小加在金融方面亦是很支持創新科技的工作。所以客隨主便,我現在重點是談香港國際科技創新的工作。事實上,在過去21個月,我出席得最多的活動、發表得最多的演講,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即使去海外或是內地的考察、出席會議等亦爭取參觀和訪問一些創科機構或一些很重視科研的大學,希望能為香港建立更多國際合作的網絡,從而令到我們可以有能力、有條件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在2017年10月,我發表首份施政報告。老實說,當時我也不是學懂很多事,不過很大膽地提出在香港做科技創新,需要在八大方面努力。我樂見過去一、兩年這八大方面都逐步落實,亦取得一定的成效。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我親自督導,不斷地去督導有關的局和部門要推動這些科技創新的新措施。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2月18日正式出台,我們在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宣講會、我在3月1日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以至上星期我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講話,全部都與科技創新有關。它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希望大家都共同努力,朝着這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邁進。

    

科技創新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事實上真的佔有一個很優先又重要的位置,充分反映以創新來推動發展、以科技引領未來的戰略,也符合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香港的參與又如何?香港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世界級的大學、國際化和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各方面的優勢,可以擔當大灣區裏創科先鋒的角色。而大灣區擁有龐大的市場,以及轉化科研成果和先進製造的能力,能夠為香港的創科企業提供做大做強的空間。我認為粵港澳三地可以通過促進技術的合作、產業互動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此外,香港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可以為科技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資金。我上星期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亦大膽說,大灣區不僅具潛力成為東方的矽谷,亦可以成為同時具備矽谷和華爾街功能的城市群。

 

過去一年多,香港的創科事業,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批示和中央的支持下,取得良好進展,具體由中央出台的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一)與國家科技部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強創新科技合作的安排》,推動兩地進一步交流、合作,並於今年上半年啟動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鼓勵香港的大學及研發機構,與內地不同省份進行科研合作的項目。

 

(二)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備忘錄,推動院屬機構,即中科院轄下機構---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和自動化研究所,落戶在香港的科學園,與香港的高等院校或研發中心合作進行研發的項目。

 

(三)成立大灣區院士聯盟,以促進大灣區內的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交流合作。大家不要看輕香港這樣一個細小的地方,我們有40多位國家級的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灣區院士聯盟能夠為大灣區的科技發展提供建議,推動粵港澳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

 

(四)支持香港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申請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項目,獲批項目的資金可跨境撥付在香港使用。科技部已先後宣布開放九個重點專項,供香港的十所大學以牽頭單位或參與單位的身分申請。另外,在上月1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後,我公布的八項措施中,就包括了支持港澳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的科技計劃,我相信稍後王廳長會詳細介紹內容。

 

但是特區政府仍然需要自身努力。我留意到今日的場刊內有一篇文章,洪為民先生說以前香港在創科「有種籽,無土壤」;今日我想跟大家說,這些肥沃的土壤已經慢慢建立起來。自我上任以來,推出多項政策措施,投放了大約1,000億元,我們發展的方向包括創科的基建、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科技園,亦包括最近財政司司長的預算案提出的數碼港第五期的基建發展;我們注資研究基金,包括徐立之教授的建議,我們一次過投放200億元予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發基金;亦推出一些稅務優惠,希望鼓勵私營機構樂意投放更多資金在研發方面。其中一個重要的措施令人非常鼓舞,就是我們建立兩個聚焦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的國際創新平台,稍後會跟大家談談,迴響是非常正面和積極。

 

在人才方面,我們透過博士專才庫、研究員計劃和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培育本地的科技人才,亦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希望吸引海內外的人才到香港和我們一起參與發展。政府方面,我們開放了政府和醫管局的數據支持科研,今早的報章就報道醫管局收到很多申請,已經率先批准了六個利用醫管局大量醫療數據而進行的研發工作。由今日2019年4月1日開始,政府將推出一套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希望未來政府在服務、貨品採購方面,能夠鼓勵更多創新,以及利用科技。

 

在推動科普教育方面,各界是不遺餘力。昨日我才出席了徐立之教授的港科院及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名師高徒計劃,希望能夠在中學將科學變得更加普及。今年稍後,我們會斥資五億元舉辦城市創科大挑戰,希望激發更多社會創意,並會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等等。

 

我認為這些工作一定會有成效,可能未即時看到實際的成果,但我們樂見海外著名的機構非常重視以及希望與我們本地大學合作。剛才我提過,我們建議在科學園建立兩個分別有關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的科技創新平台,鼓勵海外機構與香港大學及研發機構,共同設立研究中心。在過去幾個月,我見證了本地大學與多所海外著名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其中包括美國的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英國的帝國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法國的巴斯德研究所;以及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等。在此之前,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新中心也已經落戶香港。

 

這些可喜現象亦不局限於大學裏,事實上在過去一段日子,我自己也會見了很多大藥廠和一些創投基金人士,他們現時對於香港的創科前景都是非常樂觀、充滿興趣。其中有一句說話我也很受鼓舞,一個專做科技創投基金的主管說:「Hong Kong is getting really serious about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這是令人鼓舞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回歸以來,我們也多次希望可以發展香港的創科事業,但礙於種種原因,未能開花結果。我希望今次我們做到了,讓香港可以告別「high-tech 揩嘢」年代,有一個豐碩的成果。

 

在國際創科方面的工作,亦印證了我在2017年3月競選時的一段說話,我當時說:「香港人很優秀,香港底子也很好,只要認準方向,團結一致,我們一定可以再創輝煌!」今日雖然短短不足兩年,已經看到在創科方面的成績,它不但能夠為香港的經濟注入新動能,亦可以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優質、多元的就業機會,為市民創造因科技應用改善生活的新時代。

 

最後我想說,大灣區為我們帶來的機遇是無限的,所以這個「香港再定位」的議題,其實可以適用於香港的金融業、香港的航空事業、香港的文化藝術事業,我建議《明報》可以考慮擴大成為一系列論壇。由於本人對於香港的文化藝術非常熱心,亦很熱情,所以如果有一個文化藝術的「香港再定位」,我可以再來。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1日出席明報「香港再定位:邁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峰論壇開幕禮發言全文)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