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網誌談三隧分流

2018年11月17日

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計劃推行三條過海隧道交通分流方案,去處理困擾港人已久的過海交通擠塞問題。建議隨即引起社會各界廣泛討論。我想利用三篇文章與大家談一談這個課題,今日我首先從宏觀角度介紹為何三隧分流與很多市民息息相關,稍後我會再以數據分析,並從不同的持份者的生活角度探討建議。

 

過海隧道的交通擠塞影響很多市民,無論你是駕駛私家車,或是駕駛商用車為生,還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辦公室或回家。中環---灣仔繞道即將啟用,解決目前因為中環干諾道中西行擠塞而無法使用西隧約10%至14%的剩餘容車量的情況。此刻,是我們不擇易、不避難、務實地推行三隧分流,紓緩過海交通擠塞的最佳時機。

 

我和我的團隊就政府的三隧分流建議曾與很多人士和團體交流。很高興有專業機構和學者認同及支持運輸署以具科學基礎的運輸模型推算出來的隧道費調整方案。的士業界亦支持政府的建議,尤其是「吉車」隧道費劃一,的士司機可選擇最便捷的路線回程,乘客亦受惠。

 

整體來說,社會認同利用西隧的剩餘容車量以紓緩過海交通擠塞的方向。不過,由於隧道費調整方案對持份者影響有別,令不同人士持不同看法。

 

昨日,我和我的團隊出席了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向委員詳細介紹政府三隧分流建議,以及不同隧道費調整的預期效果。會議上,有委員提出可否減低紅隧和東隧的隧道費增幅。我希望大家明白,政府建議的加幅,是有客觀數據的支持,並經過嚴謹的考證。

 

政府的方案預期可帶來四大效益。首先,可紓緩過海交通擠塞情況。由於部分車輛分流至西隧,預計紅隧及東隧的總車龍長度可以縮短10%到40%以上,而過隧道的時間可以減省多達13分鐘,為繼續使用紅隧和東隧的駕駛人士及公共交通乘客帶來好處。

 

其次,政府方案可減低過海交通車龍對非過海車輛及乘客的影響。目前,一些交通分流點受過海交通阻塞,阻礙了非過海車輛的行程,導致這類車輛和大量公共交通乘客浪費了不少時間。政府建議的方案預計將可釋放十個交通分流點。

 

第三,政府方案可鎖定駕車者須付的西隧的隧道費。例如目前西隧私家車的法定隧道費高達$240,西隧專營公司可以隨時上調私家車隧道費至此水平,無須政府批准。政府建議實施後,自2020年1月起至專營權於2023年8月1日屆滿前,使用西隧的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的隧道費便會鎖定在政府建議水平,有關駕駛者及的士乘客便無須再承受加價壓力。

 

第四,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都受惠於政府的方案,可以節省因交通擠塞而浪費了的大量時間(包括公共交通乘客每日可以節省19,400小時)。預計每年可節省的時間和燃油費總共超過八億元,而車輛排放的二氧化碳可每年亦減少約3,800噸,相當於種植16萬棵樹。

 

政府總部位於夏慤道旁,每日我都會見到紅隧的長長車龍延伸到該處,不但過海車輛被困,更阻礙由中環往北角或跑馬地的非過海交通。很多市民每天都在這樣的車龍中虛耗寶貴光陰,我們必須加把勁落實三隧分流方案。我希望大家可以從整體社會的角度,宏觀及全面地考慮並支持政府的三隧分流建議方案---一個與您有關、社會受惠的方案。

 

(以上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11月1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