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大嶼 釋放土地潛力

2018年10月10日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研究分階段填海興建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可提供26至40萬住屋單位,供70至110萬人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依照增加土地供應、運輸基建先行、推動經濟發展、提升環境實力和增加休閒設施這五項政策方針作出投資,為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巿民安居樂業燃點希望。

 

政府會馬上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爭取於2025年展開首階段填海工程,預計首階段住宅單位可於2032年入伙。

 

人工島會發展近零碳排放的先導區,當局會研究更廣泛採用再生能源、高能源效益設計和科技、環保交通運輸模式,提高綠化比率,並採取更先進的回收和廢物管理措施。

 

政府會研究興建一條新的主要運輸走廊,以道路和鐵路連接屯門沿海地帶、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和港島北傳統商業中心,並推展一條與北大嶼山公路並行的高速公路和擴建龍門路。

 

新的運輸走廊既拉近赤鱲角機場與香港島的距離,鞏固大嶼山「雙門戶」角色,更有助形成新界西部經濟走廊,同時釋放中部水域人工島、龍鼓灘近岸填海土地、內河碼頭區、屯門東和屯門西等沿線地區發展潛力。

 

政府將邀請機場管理局就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項目提交方案。連同機場三跑系統、南貨運區的高增值物流中心、航天城發展項目、亞洲博覽館及其第二期發展,大嶼山將成為連接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世界的機場城市,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商業中心地位。

 

在推展基建和發展項目的同時,政府也會貫徹「先保育,後發展」的方針,撥款10億元成立大嶼山保育基金,在大嶼山郊區推動和落實保育工作,並在偏遠鄉村和社區進行民生改善工程。

 

政府會增設便利行人的步行道和單車徑網絡,連接東涌新市鎮,並探討連接東涌和機場島的可行性,實踐綠色生活。政府又會分階段制訂並落實大嶼山遠足徑和康樂設施計劃,並發展欣澳成為休閒、娛樂樞紐。

 

林鄭月娥說,「明日大嶼願景」涉及未來數十年整體規劃,以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牽涉多個政策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需要周詳協調和大量統籌工作,她會成立由她直接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和落實。


回到頁首